審理法院:鷹潭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 號:(2016)贛06刑終6號
案件類型:刑事
案 由:聚眾斗毆罪
裁判日期:2016-03-15
審理經(jīng)過
鷹潭市月湖區(qū)人民法院審理鷹潭市月湖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陳某、劉某2、劉某甲、劉某乙、吳某甲、曹某、吳某乙犯聚眾斗毆罪一案,于2015年12月15日作出(2015)月刑初字第173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陳某、劉某2、劉某甲、劉某乙、吳某甲、曹某、吳某乙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jīng)過閱卷、訊問原審被告人陳某、劉某2、劉某甲、劉某乙、吳某甲、曹某、吳某乙,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一審法院查明
原審判決認定:(一)2013年10月1日晚22時許,饒某1(另案處理)等人在本市蘇荷酒吧與該酒吧保安王某2(已判刑)發(fā)生爭執(zhí),饒某1離開酒吧時稱讓王某2在此等著。王某2認為饒某1可能會來找自己打架,于是回家拿來短銃、砍刀等兇器,并藏于蘇荷酒吧右側(cè)弄堂內(nèi)。此時,早在蘇荷酒吧玩的被告人劉某2及官某3、楊某5、王某6(均已判刑)、楊某7(在逃)等人得知饒可能會來鬧事后便在酒吧等待。期間劉某2電話通知其他人員趕至蘇荷酒吧,隨后,楊某8、楊某甲、楊某乙、王某11、官某9、吳某10、陳飛(均已判刑)等人均得知蘇荷酒吧有人鬧事后,先后趕至蘇荷酒吧右側(cè)弄堂。
10月2日凌晨1時許,饒某1、曾某12、江某13(均另案處理)三人持刀來到蘇荷酒吧,饒某1與楊某8發(fā)生爭執(zhí),隨后楊某8、王某6便叫弄堂里的人出來,弄堂內(nèi)的人聽到后便手持砍刀等兇器陸續(xù)沖出來。見對方人多,饒某1等三人便想離開,王某2遂持槍朝其方向開了一槍,王某2一方的二人聽到槍響后便朝饒某1等三人方向沖過去。被告人劉某2及楊某8、王某11、官某9、王某6、官某3、楊某5、吳某10、陳飛、楊某7等人手持鋼管、砍刀等工具分別追砍饒某1等三人。在砍、打傷饒某1等三人后,被告人劉某2等人分散逃離現(xiàn)場。
經(jīng)鑒定,江某13、曾某12、饒某1的傷情分別為輕傷乙級、輕微傷甲級、輕微傷乙級。
(二)2014年5月24日凌晨1時許,王某6、毛志榮(均已判刑)等人在本市步行街吃夜宵,被劉某14(已判刑)、龔某15(另案處理)看見。因王某6與潘某16(已判刑)之前有矛盾,劉某14遂聯(lián)系潘某16等人。隨后,劉某14、潘某16等人持刀、鐵棍等找到并追打王某6、毛志榮,王某6、毛志榮后各自逃離。王某6回到家后,從家中拿了砍刀返回步行街,期間電話聯(lián)系被告人劉某2及官某3、吳某10等人,稱被人打并要求幫忙打回來。之后,劉某2、官某3、吳某10等人先后趕到步行街與王某6會合,后在毛志榮位于汝家公寓649號房內(nèi)時,王某6稱要打回來,并電話聯(lián)系劉某14一伙人約定雙方在步行街附近解決此事。后被告人劉某2、王某6等人持刀尋找劉某14等人未果,遂各自離開。
(三)2014年10月17日晚,黎某17(另案處理)因與被告人吳某甲存在糾紛,趁吳某甲泡腳之機,將吳某甲放在身旁的公文包拿走,并將吳某甲停放在樓下的白色起亞K5汽車前蓋砸壞。2014年10月18日13時許,黎某17聯(lián)系被告人陳某稱吳某甲經(jīng)常騷擾她,讓陳某幫忙解決此事并返還吳某甲的公文包,隨后陳某來到黎某17家中并聯(lián)系吳某甲到白露橋洞來拿包。同時,陳某電話聯(lián)系被告人劉某甲、劉志剛(另案處理)稱白露橋洞有事,讓二人趕來并要求劉志剛將被告人劉某乙一同帶來。被告人劉某甲、劉某2及楊某7、劉富強、桂某甲(三人均另案處理)遂先后趕至白露橋洞。在接到陳某電話后,被告人吳某甲開車帶著被告人吳某乙、曹某趕到白露橋洞,并因歸還公文包之事與陳某、黎某17發(fā)生爭吵,因未達成合議,吳某甲三人先行離開。期間,劉某甲、劉某2到劉某2家中拿了一蛇皮袋砍刀等兇器。吳某甲等人離開數(shù)分鐘后,陳某、楊某7電話聯(lián)系吳某甲并再次發(fā)生爭吵,雙方約好在本市“同樂迪”KTV打架。隨后,陳某、劉某甲、劉富強、桂某甲帶著一蛇皮袋砍刀等兇器打車趕往“同樂迪”KTV,劉某2、楊某7打摩的另行趕去。吳某甲開車帶著曹某、吳某乙接了陳某18(另案處理),途經(jīng)本市贛東商城時,因車內(nèi)僅有兩把菜刀,吳某甲等人便又去買了三把斧頭。
當(dāng)日15時許,陳某、劉某甲、劉富強、桂某甲、劉某2、楊某7先后到達“同樂迪”KTV。不久,吳某甲四人亦開車來到“同樂迪”KTV對面。隨即,吳某甲、曹某、吳某乙、陳某18均手持兇器朝陳某等人的方向沖過去,陳某、劉某甲、劉某2、楊某7、桂某甲見狀,從出租車上拿出兇器與吳某甲四人互砍。桂某甲持刀下車時便被曹某、吳某甲砍倒在地,隨后楊某7、劉某甲、劉某2持刀將曹某、吳某甲先后砍倒在地,陳某18、吳某乙在被陳某一方的人追打、砍傷后各自逃走。此時,劉某乙騎摩托車載劉志剛趕來,下車后,劉某乙隨手拿起路邊的一根木棍加入對吳某甲、曹某的砍打中。見吳某甲、曹某流血倒地受傷,陳某等人便各自逃離現(xiàn)場。經(jīng)鑒定,吳某甲、桂某甲的傷情均構(gòu)成輕傷二級。
案發(fā)后,被告人陳某、劉某乙、曹某、吳某乙分別于2014年11月11日、2015年3月19日、2015年1月30日、2014年11月27日主動向公安機關(guān)投案。被告人劉某2、劉某甲、吳某甲分別于2014年11月27日、2014年11月8日、2014年12月16日被抓獲歸案。
一審法院認為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陳某、吳某甲糾集人員持械聚眾斗毆,均應(yīng)以聚眾斗毆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劉某2先后三次積極參與持械聚眾斗毆,應(yīng)以聚眾斗毆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劉某甲、劉某乙、曹某、吳某乙積極參與持械聚眾斗毆,均應(yīng)以聚眾斗毆罪追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陳某、曹某、吳某乙具有自首情節(jié),可依法減輕處罰。被告人劉某乙刑滿釋放后五年內(nèi)又再犯新罪,系累犯,依法應(yīng)從重處罰;其具有自首情節(jié),可依法從輕處罰。被告人劉某甲、吳某甲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所犯罪行,屬坦白,可依法從輕處罰。被告人劉某2參與的第二起聚眾斗毆未遂,對該起犯罪,可從輕處罰;其當(dāng)庭自愿認罪,可酌情從輕處罰。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三款、第六十五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人陳某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二、被告人劉某2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被告人劉某甲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四、被告人劉某乙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五、被告人吳某甲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被告人曹某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七、被告人吳某乙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二審請求情況
被告人陳某上訴稱他不是聚眾斗毆的組織策劃者。
被告人劉某2上訴稱他到現(xiàn)場事先均不知道是要斗毆,他是看見朋友被打才動手救駕的。
被告人劉某甲上訴稱原審量刑過重。
被告人劉某乙上訴稱他到現(xiàn)場事先不知道是要斗毆,他是看見朋友被打倒在地他才用木棍趕走對方。
被告人吳某甲上訴稱斗毆是因為對方拿他的東西挑釁在先,原審量刑過重。
被告人曹某上訴稱他受傷最重,是受害者,且系從犯并具有自首情節(jié),原審量刑過重。
被告人吳某乙上訴稱他具有自首情節(jié),原審量刑過重。
本院查明
經(jīng)審理查明:(一)2013年10月1日晚22時許,饒某1(另案處理)等人在本市蘇荷酒吧與該酒吧保安王某2(已判刑)發(fā)生爭執(zhí),饒某1離開酒吧時稱讓王某2在此等著。王某2認為饒某1可能會來找自己打架,于是回家拿來短銃、砍刀等兇器,并藏于蘇荷酒吧右側(cè)弄堂內(nèi)。此時,早在蘇荷酒吧玩的上訴人劉某2及官某3、楊某5、王某6(均已判刑)、楊某7(在逃)等人得知饒可能會來鬧事后便在酒吧等待。期間劉某2電話通知其他人員趕至蘇荷酒吧,隨后,楊某8、楊某甲、楊某乙、王某11、官某9、吳某10、陳飛(均已判刑)等人均得知蘇荷酒吧有人鬧事后,先后趕至蘇荷酒吧右側(cè)弄堂。
10月2日凌晨1時許,饒某1、曾某12、江某13(均另案處理)三人持刀來到蘇荷酒吧,饒某1與楊某8發(fā)生爭執(zhí),隨后楊某8、王某6便叫弄堂里的人出來,弄堂內(nèi)的人聽到后便手持砍刀等兇器陸續(xù)沖出來。見對方人多,饒某1等三人便想離開,王某2遂持槍朝其方向開了一槍,王某2一方的二人聽到槍響后便朝饒某1等三人方向沖過去。上訴人劉某2及楊某8、王某11、官某9、王某6、官某3、楊某5、吳某10、陳飛、楊某7等人手持鋼管、砍刀等工具分別追砍饒某1等三人。在砍、打傷饒某1等三人后,上訴人劉某2等人分散逃離現(xiàn)場。
經(jīng)鑒定,江某13、曾某12、饒某1的傷情分別為輕傷乙級、輕微傷甲級、輕微傷乙級。
上述事實,有下列經(jīng)原審?fù)徟e證、質(zhì)證的證據(jù)證實:
1、同案人饒某1、江某13、曾某12、楊某8的供述。2、證人毛某、張某甲、譚某、艾某、姚某、沈某、李某、王某、程某、江某、桂某乙、桂某甲、童某、楊某甲、楊某乙、琚某、官貴發(fā)、張某乙的證言。3、搜查筆錄、扣押決定書、扣押清單、現(xiàn)場照片。4、同案犯楊某5、楊某7指認作案現(xiàn)場照片、蘇荷酒吧監(jiān)控視頻。5、鷹潭市月湖區(qū)公安司法鑒定中心法醫(yī)學(xué)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三份;鷹潭市公安局司法鑒定中心槍支檢驗意見書。6、同案犯王某2、王某11、王某6、官某9、吳某10、官某3、楊某5、陳飛、楊某7的供述。7、鷹潭市月湖區(qū)人民法院(2012)月刑初字第61號、(2014)月刑初字第172號刑事判決書、鷹潭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鷹刑一終字第25號刑事裁定書。
(二)2014年5月24日凌晨1時許,王某6、毛志榮(均已判刑)等人在本市步行街吃夜宵,被劉某14(已判刑)、龔某15(另案處理)看見。因王某6與潘某16(已判刑)之前有矛盾,劉某14遂聯(lián)系潘某16等人。隨后,劉某14、潘某16等人持刀、鐵棍等找到并追打王某6、毛志榮,王某6、毛志榮后各自逃離。王某6回到家后,從家中拿了砍刀返回步行街,期間電話聯(lián)系上訴人劉某2及官某3、吳某10等人,稱被人打并要求幫忙打回來。之后,劉某2、官某3、吳某10等人先后趕到步行街與王某6會合,后在毛志榮位于汝家公寓649號房內(nèi)時,王某6稱要打回來,并電話聯(lián)系劉某14一伙人約定雙方在步行街附近解決此事。后上訴人劉某2、王某6等人持刀尋找劉某14等人未果,遂各自離開。
上述事實,有下列經(jīng)原審?fù)徟e證、質(zhì)證的證據(jù)證實:
1、楊榮進使用的電話138××××5373通話記錄、扣押清單及指認照片。2、同案犯王某6、官某3、官某9、吳某10、楊某5、楊榮進、王冬亮、毛志榮的供述。3、同案人潘某16、彭江云、劉某14的供述。4、證人張某丙、吳某丙的證言。5、搜查、指認筆錄及視聽資料。
(三)2014年10月17日晚,黎某17(另案處理)因與上訴人吳某甲存在糾紛,趁吳某甲泡腳之機,將吳某甲放在身旁的公文包拿走,并將吳某甲停放在樓下的白色起亞K5汽車前蓋砸壞。2014年10月18日13時許,黎某17聯(lián)系上訴人陳某稱吳某甲經(jīng)常騷擾她,讓陳某幫忙解決此事并返還吳某甲的公文包,隨后陳某來到黎某17家中并聯(lián)系吳某甲到白露橋洞來拿包。同時,陳某電話聯(lián)系上訴人劉某甲、劉志剛(另案處理)稱白露橋洞有事,讓二人趕來并要求劉志剛將上訴人劉某乙一同帶來。上訴人人劉某甲、劉某2及楊某7、劉富強、桂某甲(三人均另案處理)遂先后趕至白露橋洞。在接到陳某電話后,上訴人吳某甲開車帶著上訴人吳某乙、曹某趕到白露橋洞,在與陳某、黎某17發(fā)生爭吵后先行離開。期間,劉某2回到家中拿了一蛇皮袋砍刀等兇器。陳某此后在電話中與吳某甲約好在本市“同樂迪”KTV打架。隨后,陳某、劉某甲、劉富強、桂某甲帶著一蛇皮袋砍刀等兇器打車趕往“同樂迪”KTV,劉某2、楊某7打摩的另行趕去。吳某甲開車帶著曹某、吳某乙接了陳某18(另案處理),途經(jīng)本市贛東商城時又去買了三把斧頭。
當(dāng)日15時許,陳某、劉某甲、劉富強、桂某甲、劉某2、楊某7先后到達“同樂迪”KTV。不久,吳某甲四人亦開車來到“同樂迪”KTV對面。隨即,吳某甲、曹某、吳某乙、陳某18均手持兇器朝陳某等人的方向沖過去,陳某、劉某甲、劉某2、楊某7、桂某甲見狀,從出租車上拿出兇器與吳某甲四人互砍。桂某甲持刀下車時便被曹某、吳某甲砍倒在地,隨后楊某7、劉某甲、劉某2持刀將曹某、吳某甲先后砍倒在地,陳某18、吳某乙在被陳某一方的人追打、砍傷后各自逃走。此時,劉某乙騎摩托車載劉志剛趕來,下車后,劉某乙隨手拿起路邊的一根木棍加入對吳某甲、曹某的砍打中。見吳某甲、曹某流血受傷倒地,陳某等人便各自逃離現(xiàn)場。經(jīng)鑒定,吳某甲、桂某甲的傷情均構(gòu)成輕傷二級。
案發(fā)后,上訴人陳某、劉某乙、曹某、吳某乙分別于2014年11月11日、2015年3月19日、2015年1月30日、2014年11月27日主動向公安機關(guān)投案。上訴人劉某2、劉某甲、吳某甲分別于2014年11月27日、2014年11月8日、2014年12月16日被抓獲歸案。
上述事實,有下列經(jīng)原審?fù)徟e證、質(zhì)證的證據(jù)證實:
1、書證:各上訴人歸案說明、人口信息查詢、刑事判決書及釋放證明。2、證人劉某丙、羅某的證言。3、同案人桂某甲、劉富強、劉志剛、黎某17、陳某18的供述。4、上訴人陳某、劉某甲、劉某乙、吳某甲、曹某、吳某乙的供述。5、鷹潭市月湖區(qū)公安司法鑒定中心法醫(yī)學(xué)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6、辨認筆錄、現(xiàn)場指認筆錄。
本案在二審審理期間,上訴人吳某甲向公安機關(guān)提供了在逃的犯罪嫌疑人陸某某的聯(lián)系方式和藏身場所,協(xié)助公安機關(guān)將陸某某抓獲。
上述事實,有吳某甲的舉報材料、鷹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的立案決定書、拘留證,鷹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出具的犯罪嫌疑人陸某某的抓獲經(jīng)過和情況說明證實。
本院認為
本院認為,上訴人陳某、吳某甲糾集人員持械聚眾斗毆,上訴人劉某2、劉某甲、劉某乙、曹某、吳某乙積極參與持械聚眾斗毆,均應(yīng)以聚眾斗毆罪追究刑事責(zé)任。關(guān)于上訴人陳某上訴稱他不是聚眾斗毆的組織策劃者的上訴理由。經(jīng)查,2014年10月18日發(fā)生在“同樂迪”KTV附近的斗毆一方系陳某組織、召集,該上訴理由不予采納。關(guān)于上訴人劉某2上訴稱他到現(xiàn)場事先均不知道是要斗毆,他是看見朋友被打才動手的上訴理由。經(jīng)查,劉某2先后三次參與聚眾斗毆事先均有預(yù)謀,該上訴理由不予采納。關(guān)于上訴人劉某乙上訴稱他到現(xiàn)場事先不知道是要斗毆,他是看見朋友被打倒在地他才用木棍趕走對方的上訴理由。經(jīng)查,劉某乙到現(xiàn)場后即拿起木棍加入斗毆,其事前是否知情不影響其行為構(gòu)成聚眾斗毆。關(guān)于人吳某甲上訴提出的對方挑釁在先的上訴理由。經(jīng)查,本案斗毆雙方是在談判未果之后有預(yù)謀地約架,斗毆之前的起因不影響本案的定罪量刑,該上訴理由不予采納。上訴人吳某甲積極配合公安機關(guān)抓獲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具有立功情節(jié),可依法對其從輕或減輕處罰。關(guān)于上訴人曹某上訴提出的稱他受傷最重,是受害者的上訴理由。因其是聚眾斗毆的積極參加者,其是否受傷不影響其構(gòu)成聚眾斗毆罪。關(guān)于上訴人劉某甲、吳某乙上訴提出的原審量刑過重的上訴理由。經(jīng)查,原審判決已充分考慮了各上訴人的從輕情節(jié),該上訴理由不予采納。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三款、第六十八第一款、第六十五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二審裁判結(jié)果
一、維持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qū)人民法院(2015)月刑初字第173號刑事判決第(一)、(二)、(三)、(四)、(六)、(七)項,即:一、被告人陳某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二、被告人劉某2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被告人劉某甲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四、被告人劉某乙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被告人曹某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七、被告人吳某乙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二、撤銷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qū)人民法院(2015)月刑初字第173號刑事判決第(五)項,即:五、被告人吳某甲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三、上訴人吳某甲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5年12月15日起至2017年12月11日止?!匆芽鄢”:?qū)徶氨涣b押的3天〉)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人員
審判長薛華
審判員李國盛
審判員趙陽
裁判日期
二〇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書記員
書記員李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