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部門】 合肥市政府 【發(fā)文字號】 合辦[2008]10號
【發(fā)布日期】 2008.03.06 【實施日期】 2008.03.06
【時效性】 現行有效 【效力級別】 地方規(guī)范性文件
【法規(guī)類別】 獎懲
中共合肥市委辦公廳、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2008年全市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
(合辦〔2008〕10號)
各縣、區(qū)委,各縣、區(qū)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
今年元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市遭遇嚴重雪災,工農業(yè)生產和群眾生活受到重大影響。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黨政軍民團結奮戰(zhàn),萬眾一心,全力以赴開展抗災救災,取得了抗雪防凍救災的全面勝利,涌現出一批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激勵先進,弘揚抗雪精神,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2008年全省抗雪防凍救災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皖辦明電〔2008〕14號)精神,結合我市抗雪防凍救災工作實際,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在2008年抗雪防凍救災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F將評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選范圍及名額
1、評選范圍:參加我市2008年抗雪防凍救災的單位、集體和個人。
2、評選名額:先進單位12個,先進集體41個,先進個人108名(具體分配名額見附件)。
二、名額分配原則
1、面向基層和抗雪防凍救災一線單位、集體和個人。
2、在考慮覆蓋面的基礎上,對抗雪防凍救災任務重的地區(qū)和單位予以適當傾斜。
三、評選條件
評選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在執(zhí)行抗雪防凍救災任務時,組織嚴密,指揮得當,決策正確,完成任務出色;
2、保障交通、通信、電力暢通,保障公用設施正常運行,奮力搶險,避免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3、及時供應或發(fā)放抗雪救災款物,轉移安置受災群眾,保障醫(yī)療求助及時有效,成績顯著;
4、搞好生產組織和服務,保障城鄉(xiāng)市場供應,成績顯著;
5、維護社會穩(wěn)定,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成績突出;
6、為抗雪防凍救災獻計獻策,聯絡值守、文電處理、宣傳報道及時、準確,成績顯著;
7、有其他特殊貢獻,成績顯著。
四、評選程序和要求
1、評選工作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法,層層推薦、逐級申報。各縣區(qū)、各有關單位在上報推薦對象前,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jiān)督。
2、評選推薦對象要堅持面向基層單位,面向抗雪防凍救災一線的廣大干部職工和群眾。各縣區(qū)、各有關單位推薦的先進單位為縣處級單位,推薦的先進集體為縣處級以下單位,先進個人縣(處)級干部不參加本次評選。凡受過地廳級及地廳級以上表彰的單位和個人本次不再重復表彰。推薦的先進單位原則上不超過先進單位、先進集體總數的20%,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時盡量向基層傾斜。
3、對推薦的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干部管理權限分別征求組織、紀檢(監(jiān)察)等部門的意見。
4、在上報市審核、審批前,各單位對推薦的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和主要事跡在本地區(qū)、本單位公示3天,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jiān)督。市在確定表彰單位、集體和個人前,在《合肥晚報》進行公示,接受監(jiān)督。
5、推薦的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要認真填寫《合肥市先進單位獎勵審批表》、《合肥市先進集體獎勵審批表》、《合肥市先進個人獎勵審批表》各一式3份,逐級上報。推薦材料于3月14日前報送市抗雪防凍救災工作指揮部綜合組(傳真:3538195,電子版從政務平臺傳:市政府辦公廳總值班室)。所報先進事跡材料要重點突出、內容真實、文字精煉(1500字以內)。
五、獎勵辦法
對評選出的“2008年合肥市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單位”和“2008年合肥市抗雪防凍救災先進集體”頒發(fā)獎牌;對評選出的“2008年合肥市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個人”頒發(fā)證書。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在《合肥晚報》上刊登光榮榜,并進行表彰。對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各獎勵1萬元、先進個人獎勵1000元。
六、組織領導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負責同志和市抗雪防凍救災工作指揮部、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市監(jiān)察局、市人事局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的合肥市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李紅同志任組長,劉錫成、王予安、劉國華同志任副組長。評選表彰工作在市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一領導下,由市政府辦公廳、市監(jiān)察局、市人事局等單位派員組成辦事機構,承辦具體工作。聯系電話:3538110(市政府辦公廳總值班室)。
各縣區(qū)、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堅持標準,嚴格程序,切實做好推薦評選工作。
附件:合肥市2008年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額分配表
中共合肥市委辦公廳
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8年3月6日
合肥市2008年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額分配表
┌───┬────────────┬─────────┬──────┬───────┐
│ 序號 │ 單 位 │ 先進單位 │ 先進集體 │ 先進個人 │
│ │ │?。h處級單位) │ │ │
├───┼────────────┼─────────┼──────┼───────┤
│ 1 │ 肥東縣政府 │ │ 5 │ 12 │
├───┼────────────┼─────────┼──────┼───────┤
│ 2 │ 長豐縣政府 │ 1 │ 3 │ 8 │
├───┼────────────┼─────────┼──────┼───────┤
│ 3 │ 肥西縣政府 │ 1 │ 3 │ 8 │
├───┼────────────┼─────────┼──────┼───────┤
│ 4 │ 包河區(qū)政府 │ │ 4 │ 10 │
├───┼────────────┼─────────┼──────┼───────┤
│ 5 │ 瑤海區(qū)政府 │ 1 │ 2 │ 6 │
├───┼────────────┼─────────┼──────┼───────┤
│ 6 │ 廬陽區(qū)政府 │ 1 │ 2 │ 6 │
├───┼────────────┼─────────┼──────┼───────┤
│ 7 │ 蜀山區(qū)政府 │ 1 │ 2 │ 6 │
├───┼────────────┼─────────┼──────┼───────┤
│ 8 │ 高新開發(fā)區(qū)管委會 │ │ 1 │ 3 │
├───┼────────────┼─────────┼──────┼───────┤
│ 9 │ 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 │ │ 1 │ 3 │
├───┼────────────┼─────────┼──────┼───────┤
│ 10 │ 新站試驗區(qū)管委會 │ │ 1 │ 3 │
├───┼────────────┼─────────┼──────┼───────┤
│ 11 │ 政務區(qū)指揮部辦公室 │ │ 1 │ 1 │
├───┼────────────┼─────────┼──────┼───────┤
│ 12 │ 公用事業(yè)保障組 │ 1 │ 3 │ 8 │
├───┼────────────┼─────────┼──────┼───────┤
│ 13 │ 交通保障組 │ 1 │ 2 │ 7 │
├───┼────────────┼─────────┼──────┼───────┤
│ 14 │ 市場供應組 │ 1 │ 2 │ 7 │
├───┼────────────┼─────────┼──────┼───────┤
│ 15 │ 民政救災組 │ 1 │ 1 │ 4 │
├───┼────────────┼─────────┼──────┼───────┤
│ 16 │ 安全及社會穩(wěn)定組 │ │ 2 │ 2 │
├───┼────────────┼─────────┼──────┼───────┤
│ 17 │ 醫(yī)療救治組 │ 1 │ 1 │ 4 │
├───┼────────────┼─────────┼──────┼───────┤
│ 18 │ 宣傳組 │ 1 │ 1 │ 2 │
├───┼────────────┼─────────┼──────┼───────┤
│ 19 │ 綜合組 │ 1 │ 1 │ 2 │
├───┼────────────┼─────────┼──────┼───────┤
│ 20 │ 合肥警備區(qū) │ │ 1 │ 2 │
├───┼────────────┼─────────┼──────┼───────┤
│ 21 │ 武警合肥支隊 │ │ 1 │ 2 │
├───┼────────────┼─────────┼──────┼───────┤
│ 22 │ 武警合肥消防支隊 │ │ 1 │ 2 │
├───┼────────────┼─────────┼──────┼───────┤
│ 累計 │ │ 12 │ 41 │ 108
【發(fā)布日期】 2008.03.06 【實施日期】 2008.03.06
【時效性】 現行有效 【效力級別】 地方規(guī)范性文件
【法規(guī)類別】 獎懲
中共合肥市委辦公廳、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2008年全市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
(合辦〔2008〕10號)
各縣、區(qū)委,各縣、區(qū)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
今年元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市遭遇嚴重雪災,工農業(yè)生產和群眾生活受到重大影響。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黨政軍民團結奮戰(zhàn),萬眾一心,全力以赴開展抗災救災,取得了抗雪防凍救災的全面勝利,涌現出一批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激勵先進,弘揚抗雪精神,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2008年全省抗雪防凍救災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皖辦明電〔2008〕14號)精神,結合我市抗雪防凍救災工作實際,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在2008年抗雪防凍救災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F將評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選范圍及名額
1、評選范圍:參加我市2008年抗雪防凍救災的單位、集體和個人。
2、評選名額:先進單位12個,先進集體41個,先進個人108名(具體分配名額見附件)。
二、名額分配原則
1、面向基層和抗雪防凍救災一線單位、集體和個人。
2、在考慮覆蓋面的基礎上,對抗雪防凍救災任務重的地區(qū)和單位予以適當傾斜。
三、評選條件
評選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在執(zhí)行抗雪防凍救災任務時,組織嚴密,指揮得當,決策正確,完成任務出色;
2、保障交通、通信、電力暢通,保障公用設施正常運行,奮力搶險,避免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3、及時供應或發(fā)放抗雪救災款物,轉移安置受災群眾,保障醫(yī)療求助及時有效,成績顯著;
4、搞好生產組織和服務,保障城鄉(xiāng)市場供應,成績顯著;
5、維護社會穩(wěn)定,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成績突出;
6、為抗雪防凍救災獻計獻策,聯絡值守、文電處理、宣傳報道及時、準確,成績顯著;
7、有其他特殊貢獻,成績顯著。
四、評選程序和要求
1、評選工作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法,層層推薦、逐級申報。各縣區(qū)、各有關單位在上報推薦對象前,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jiān)督。
2、評選推薦對象要堅持面向基層單位,面向抗雪防凍救災一線的廣大干部職工和群眾。各縣區(qū)、各有關單位推薦的先進單位為縣處級單位,推薦的先進集體為縣處級以下單位,先進個人縣(處)級干部不參加本次評選。凡受過地廳級及地廳級以上表彰的單位和個人本次不再重復表彰。推薦的先進單位原則上不超過先進單位、先進集體總數的20%,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時盡量向基層傾斜。
3、對推薦的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干部管理權限分別征求組織、紀檢(監(jiān)察)等部門的意見。
4、在上報市審核、審批前,各單位對推薦的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和主要事跡在本地區(qū)、本單位公示3天,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jiān)督。市在確定表彰單位、集體和個人前,在《合肥晚報》進行公示,接受監(jiān)督。
5、推薦的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要認真填寫《合肥市先進單位獎勵審批表》、《合肥市先進集體獎勵審批表》、《合肥市先進個人獎勵審批表》各一式3份,逐級上報。推薦材料于3月14日前報送市抗雪防凍救災工作指揮部綜合組(傳真:3538195,電子版從政務平臺傳:市政府辦公廳總值班室)。所報先進事跡材料要重點突出、內容真實、文字精煉(1500字以內)。
五、獎勵辦法
對評選出的“2008年合肥市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單位”和“2008年合肥市抗雪防凍救災先進集體”頒發(fā)獎牌;對評選出的“2008年合肥市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個人”頒發(fā)證書。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在《合肥晚報》上刊登光榮榜,并進行表彰。對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各獎勵1萬元、先進個人獎勵1000元。
六、組織領導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負責同志和市抗雪防凍救災工作指揮部、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市監(jiān)察局、市人事局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的合肥市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李紅同志任組長,劉錫成、王予安、劉國華同志任副組長。評選表彰工作在市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一領導下,由市政府辦公廳、市監(jiān)察局、市人事局等單位派員組成辦事機構,承辦具體工作。聯系電話:3538110(市政府辦公廳總值班室)。
各縣區(qū)、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堅持標準,嚴格程序,切實做好推薦評選工作。
附件:合肥市2008年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額分配表
中共合肥市委辦公廳
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8年3月6日
合肥市2008年抗雪防凍救災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額分配表
┌───┬────────────┬─────────┬──────┬───────┐
│ 序號 │ 單 位 │ 先進單位 │ 先進集體 │ 先進個人 │
│ │ │?。h處級單位) │ │ │
├───┼────────────┼─────────┼──────┼───────┤
│ 1 │ 肥東縣政府 │ │ 5 │ 12 │
├───┼────────────┼─────────┼──────┼───────┤
│ 2 │ 長豐縣政府 │ 1 │ 3 │ 8 │
├───┼────────────┼─────────┼──────┼───────┤
│ 3 │ 肥西縣政府 │ 1 │ 3 │ 8 │
├───┼────────────┼─────────┼──────┼───────┤
│ 4 │ 包河區(qū)政府 │ │ 4 │ 10 │
├───┼────────────┼─────────┼──────┼───────┤
│ 5 │ 瑤海區(qū)政府 │ 1 │ 2 │ 6 │
├───┼────────────┼─────────┼──────┼───────┤
│ 6 │ 廬陽區(qū)政府 │ 1 │ 2 │ 6 │
├───┼────────────┼─────────┼──────┼───────┤
│ 7 │ 蜀山區(qū)政府 │ 1 │ 2 │ 6 │
├───┼────────────┼─────────┼──────┼───────┤
│ 8 │ 高新開發(fā)區(qū)管委會 │ │ 1 │ 3 │
├───┼────────────┼─────────┼──────┼───────┤
│ 9 │ 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 │ │ 1 │ 3 │
├───┼────────────┼─────────┼──────┼───────┤
│ 10 │ 新站試驗區(qū)管委會 │ │ 1 │ 3 │
├───┼────────────┼─────────┼──────┼───────┤
│ 11 │ 政務區(qū)指揮部辦公室 │ │ 1 │ 1 │
├───┼────────────┼─────────┼──────┼───────┤
│ 12 │ 公用事業(yè)保障組 │ 1 │ 3 │ 8 │
├───┼────────────┼─────────┼──────┼───────┤
│ 13 │ 交通保障組 │ 1 │ 2 │ 7 │
├───┼────────────┼─────────┼──────┼───────┤
│ 14 │ 市場供應組 │ 1 │ 2 │ 7 │
├───┼────────────┼─────────┼──────┼───────┤
│ 15 │ 民政救災組 │ 1 │ 1 │ 4 │
├───┼────────────┼─────────┼──────┼───────┤
│ 16 │ 安全及社會穩(wěn)定組 │ │ 2 │ 2 │
├───┼────────────┼─────────┼──────┼───────┤
│ 17 │ 醫(yī)療救治組 │ 1 │ 1 │ 4 │
├───┼────────────┼─────────┼──────┼───────┤
│ 18 │ 宣傳組 │ 1 │ 1 │ 2 │
├───┼────────────┼─────────┼──────┼───────┤
│ 19 │ 綜合組 │ 1 │ 1 │ 2 │
├───┼────────────┼─────────┼──────┼───────┤
│ 20 │ 合肥警備區(qū) │ │ 1 │ 2 │
├───┼────────────┼─────────┼──────┼───────┤
│ 21 │ 武警合肥支隊 │ │ 1 │ 2 │
├───┼────────────┼─────────┼──────┼───────┤
│ 22 │ 武警合肥消防支隊 │ │ 1 │ 2 │
├───┼────────────┼─────────┼──────┼───────┤
│ 累計 │ │ 12 │ 41 │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