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部門】 合肥市政府 【發(fā)文字號】 合政[2007]13號
【發(fā)布日期】 2007.02.28 【實施日期】 2007.02.28
【時效性】 現(xiàn)行有效 【效力級別】 地方規(guī)范性文件
【法規(guī)類別】 預算管理
合肥市人民政府批轉合肥市2006年本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方案的通知
(合政〔2007〕13號)
各縣、區(qū)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xiàn)將市審計局《合肥市2006年本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方案》批轉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zhí)行。
合肥市人民政府
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合肥市2006年本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方案
(合肥市審計局 二00七年二月)
為積極推進財政制度改革,完善國庫支付制度,規(guī)范津貼補貼發(fā)放,嚴格預算管理,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安徽省審計監(jiān)督條例》和《安徽省預算執(zhí)行情況審計監(jiān)督暫行辦法》,圍繞我市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開展對2006年市本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
一、審計范圍
對市本級2006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計監(jiān)督。審計中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延伸審計上下年度和有關單位。
?。ㄒ唬κ胸斦謭?zhí)行2006年政府預算和其他財政收支管理情況進行審計。
?。ǘκ械囟惥?006年地方稅收和政府性基金的征管情況進行審計。
?。ㄈ戏矢咝录夹g開發(fā)區(qū)、合肥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新站綜合開發(fā)試驗區(qū)2006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進行審計。
?。ㄋ模κ锌萍季?、市農委、市衛(wèi)生局、市物價局、市工商局等單位財務收支進行審計。
(五)對科技三項費用、糧食直補資金、良種補貼資金、陽光工程補貼資金、土地出讓金等專項資金進行審計或審計調查。
?。φ顿Y的部分重點建設項目進行審計。
?。ㄆ撸?006年下半年市審計機關已經審計的部分單位和重點工程納入本年度的預算執(zhí)行審計總體項目中,并依法向市人民政府和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二、審計重點內容
(一)市本級預算執(zhí)行審計
1、市財政按照市人代會批準的市級預算對各部門(單位)辦理預算批復情況、預算執(zhí)行中調整和預算收支變化情況。
2、市財政局、市地稅局等預算收入征收部門按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組織收入過程中的申報、減免、提退、核算、稽查等情況。
3、預算收支平衡情況以及收支過程中執(zhí)行國家政策法規(guī)情況。
4、法定支出和重點支出的執(zhí)行情況;預算超收收入和上級財政補助資金的安排和使用情況;政府債務情況。
5、財政部門按照批準的年度預算和用款計劃、預算級次、程序,撥付本級預算支出資金情況。
6、市財政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財政管理體制,撥付(補助)下級人民政府預算支出資金和辦理結算情況。
7、市財政部門對政府性基金、政府專項資金和實行專戶管理的財政性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8、地稅部門各項代征收入征收、解庫以及稅收代征代繳、委托代征手續(xù)費提取、使用情況。
9、部門綜合預算、收支兩條線管理、政府采購制度、非稅收入改革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等財政改革推進、完善情況及其效果。
10、預備費使用、機動財力安排和預算結轉情況。
11、其他需要依法檢查的事項。
(二)有關預算單位財政財務收支審計
1、部門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情況。檢查部門執(zhí)行財經紀律情況,評價部門內部控制的健全程度、效果及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2、部門綜合預算管理的落實情況。部門預算內外資金、其他資金、政府性基金是否全部納入部門預算,實行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安排。
3、部門預算收入的管理情況。有無違反規(guī)定設立財政收入項目,或者擅自改變財政收入項目的范圍、標準、對象和期限;對已明令取消、暫停執(zhí)行或者降低標準的財政收入項目,是否仍然依照原定項目、標準征收或者變換名稱征收;是否存在緩收、不收預算收入的行為;有無擅自將預算收入轉為預算外收入。
4、部門預算收入的上繳情況。部門取得的各項預算收入是否及時入賬,有無將收入長期掛賬而隱瞞應當上繳的預算收入;有無滯留、截留、挪用或者坐支應當上繳的預算收入;有無開設政府非稅收入賬戶或者過渡性賬戶,或者隱瞞、轉移、截留、坐支、挪用政府非稅收入款項,或者將政府非稅收入款項存入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以外的其他賬戶;是否按規(guī)定實行政府非稅收入收繳分離。
5、部門預算支出的合法、合規(guī)性情況。是否按規(guī)定申報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有無虛報人員、項目和預算金額,騙取財政資金;是否滯留應當下?lián)艿呢斦Y金;有無截留、挪用財政資金的行為;有無違反規(guī)定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濫發(fā)獎金、補助,謀取部門和小集團利益。
6、部門預算管理情況。是否按規(guī)定將部門預算細化到項目和單位;是否按照細化的預算及時向所屬單位批復預算,有無隨意調整預算項目、調增、調減預算金額或擅自改變預算資金用途等問題;有無違反規(guī)定,無預算、超預算或超預算級次向非預算單位撥款;有無虛增、虛減預算收支的行為。
7、部門國有資產的管理情況。是否將取得的固定資產不登記或不及時登記,擅自占有、使用;是否將接受捐贈的物資視同國有資產管理;國有資產尤其是固定資產價值的確定是否真實、合法,有無利用不實或虛假資料,虛減或虛增國有資產價值;所有國有資產是否全部納入單位的法定統(tǒng)一賬戶,是否做到賬實相符;國有資產的調撥、轉讓、報損和報廢等處置行為是否履行必要的審批手續(xù),處置收益的核算是否合規(guī)。
8、部門銀行賬戶的撤銷情況。有無違反市委、市政府相關規(guī)定,仍違規(guī)保留賬戶和收入過渡戶等。
9、部門管理的各類專項資金(基金)的管理、使用及效益情況。重點檢查部門管理專項資金(基金)的二次分配行為是否公平公正、規(guī)范合理;是否按預算、按項目和有關財政制度的規(guī)定使用資金,有無超范圍和標準,擠占挪用事業(yè)費和專項資金的問題;有無因項目安排不合理、不科學,造成重大損失浪費的問題;有無因資金使用不當,造成財政資金損失的問題;有無因預算安排、資金撥付與項目進度相脫節(jié),造成資金滯留,影響資金使用效益的問題。通過對以上情況的審查,進一步分析評價財政資金的實際使用效果、效益。
10、部門與所屬單位之間資金往來情況。部門本級與所屬單位之間是否存在不合規(guī)、不合法的資金往來,有無存在二、三級單位為部門隱瞞應上繳的預算收入和應上繳政府非稅收入的情況;有無將不合理的支出轉移給二、三級單位等。
11、結存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部門結存資金使用是否納入預算、有無游離于預算管理之外;結存資金的使用方向是否符合國家規(guī)定,有無挪用專項資金等。
12、部門執(zhí)行政府采購制度情況。是否編制政府采購預算,有無自行采購屬于政府采購范圍的設備、工程、服務等行為。
13、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是否嚴格按照市財政批復的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的資金范圍支付資金;對大宗物品和服務的采購、大型修繕、大中型基本項目投資等直接支付的款項,是否根據(jù)年初計劃申請財政撥款;部門經常性的小額授權支付款項,是否按規(guī)定用途支出款項,有無變更項目授權資金額度、調整資金用途、超越授權范圍使用資金等問題。
14、部門執(zhí)行國家稅收政策情況。重點檢查各部門及所屬二、三級預算單位是否嚴格執(zhí)行稅法有關規(guī)定,強化依法納稅意識,自覺履行納稅申報及代扣代繳義務。
15、其他需要依法檢查的事項。
?。ㄈχ攸c建設項目、重點專項資金的審計
1、檢查重點建設項目、重點專項資金的設立使用,是否符合“工業(yè)立市”、“三大推進”、推進新農村建設等相關規(guī)定。
2、能否按規(guī)定編制規(guī)范的項目(工程)預算,有無虛編虛報概算、預算,以及工程實施過程中擅自改變項目,隨意追加經費等現(xiàn)象。
3、有無滯留、擠占、挪用工程資金和專項資金,以及違規(guī)投資和拆借等問題。
4、工程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制度執(zhí)行情況。
5、能否按規(guī)定及時移交資產和實行工程決算,以及工程決算的真實性、完整性情況。
6、重大項目和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情況。
7、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應該審計的其他情況。
三、有關要求
?。ㄒ唬﹪栏癜凑铡吨腥A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安徽省審計監(jiān)督條例》及有關規(guī)定確定的審計程序進行審計。
?。ǘ┫嚓P單位要在2007年3月5日前做好各項審計準備工作。2007年3月至5月,審計機關對相關單位實施審計并提出審計報告、審計意見和審計決定,向市人民政府報告審計結果。
?。ㄈ┱麄€預算執(zhí)行情況審計,要在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市本級2006年財政決算前完成。
【發(fā)布日期】 2007.02.28 【實施日期】 2007.02.28
【時效性】 現(xiàn)行有效 【效力級別】 地方規(guī)范性文件
【法規(guī)類別】 預算管理
合肥市人民政府批轉合肥市2006年本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方案的通知
(合政〔2007〕13號)
各縣、區(qū)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xiàn)將市審計局《合肥市2006年本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方案》批轉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zhí)行。
合肥市人民政府
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合肥市2006年本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方案
(合肥市審計局 二00七年二月)
為積極推進財政制度改革,完善國庫支付制度,規(guī)范津貼補貼發(fā)放,嚴格預算管理,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安徽省審計監(jiān)督條例》和《安徽省預算執(zhí)行情況審計監(jiān)督暫行辦法》,圍繞我市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開展對2006年市本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
一、審計范圍
對市本級2006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計監(jiān)督。審計中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延伸審計上下年度和有關單位。
?。ㄒ唬κ胸斦謭?zhí)行2006年政府預算和其他財政收支管理情況進行審計。
?。ǘκ械囟惥?006年地方稅收和政府性基金的征管情況進行審計。
?。ㄈ戏矢咝录夹g開發(fā)區(qū)、合肥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新站綜合開發(fā)試驗區(qū)2006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進行審計。
?。ㄋ模κ锌萍季?、市農委、市衛(wèi)生局、市物價局、市工商局等單位財務收支進行審計。
(五)對科技三項費用、糧食直補資金、良種補貼資金、陽光工程補貼資金、土地出讓金等專項資金進行審計或審計調查。
?。φ顿Y的部分重點建設項目進行審計。
?。ㄆ撸?006年下半年市審計機關已經審計的部分單位和重點工程納入本年度的預算執(zhí)行審計總體項目中,并依法向市人民政府和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二、審計重點內容
(一)市本級預算執(zhí)行審計
1、市財政按照市人代會批準的市級預算對各部門(單位)辦理預算批復情況、預算執(zhí)行中調整和預算收支變化情況。
2、市財政局、市地稅局等預算收入征收部門按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組織收入過程中的申報、減免、提退、核算、稽查等情況。
3、預算收支平衡情況以及收支過程中執(zhí)行國家政策法規(guī)情況。
4、法定支出和重點支出的執(zhí)行情況;預算超收收入和上級財政補助資金的安排和使用情況;政府債務情況。
5、財政部門按照批準的年度預算和用款計劃、預算級次、程序,撥付本級預算支出資金情況。
6、市財政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財政管理體制,撥付(補助)下級人民政府預算支出資金和辦理結算情況。
7、市財政部門對政府性基金、政府專項資金和實行專戶管理的財政性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8、地稅部門各項代征收入征收、解庫以及稅收代征代繳、委托代征手續(xù)費提取、使用情況。
9、部門綜合預算、收支兩條線管理、政府采購制度、非稅收入改革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等財政改革推進、完善情況及其效果。
10、預備費使用、機動財力安排和預算結轉情況。
11、其他需要依法檢查的事項。
(二)有關預算單位財政財務收支審計
1、部門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情況。檢查部門執(zhí)行財經紀律情況,評價部門內部控制的健全程度、效果及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2、部門綜合預算管理的落實情況。部門預算內外資金、其他資金、政府性基金是否全部納入部門預算,實行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安排。
3、部門預算收入的管理情況。有無違反規(guī)定設立財政收入項目,或者擅自改變財政收入項目的范圍、標準、對象和期限;對已明令取消、暫停執(zhí)行或者降低標準的財政收入項目,是否仍然依照原定項目、標準征收或者變換名稱征收;是否存在緩收、不收預算收入的行為;有無擅自將預算收入轉為預算外收入。
4、部門預算收入的上繳情況。部門取得的各項預算收入是否及時入賬,有無將收入長期掛賬而隱瞞應當上繳的預算收入;有無滯留、截留、挪用或者坐支應當上繳的預算收入;有無開設政府非稅收入賬戶或者過渡性賬戶,或者隱瞞、轉移、截留、坐支、挪用政府非稅收入款項,或者將政府非稅收入款項存入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以外的其他賬戶;是否按規(guī)定實行政府非稅收入收繳分離。
5、部門預算支出的合法、合規(guī)性情況。是否按規(guī)定申報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有無虛報人員、項目和預算金額,騙取財政資金;是否滯留應當下?lián)艿呢斦Y金;有無截留、挪用財政資金的行為;有無違反規(guī)定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濫發(fā)獎金、補助,謀取部門和小集團利益。
6、部門預算管理情況。是否按規(guī)定將部門預算細化到項目和單位;是否按照細化的預算及時向所屬單位批復預算,有無隨意調整預算項目、調增、調減預算金額或擅自改變預算資金用途等問題;有無違反規(guī)定,無預算、超預算或超預算級次向非預算單位撥款;有無虛增、虛減預算收支的行為。
7、部門國有資產的管理情況。是否將取得的固定資產不登記或不及時登記,擅自占有、使用;是否將接受捐贈的物資視同國有資產管理;國有資產尤其是固定資產價值的確定是否真實、合法,有無利用不實或虛假資料,虛減或虛增國有資產價值;所有國有資產是否全部納入單位的法定統(tǒng)一賬戶,是否做到賬實相符;國有資產的調撥、轉讓、報損和報廢等處置行為是否履行必要的審批手續(xù),處置收益的核算是否合規(guī)。
8、部門銀行賬戶的撤銷情況。有無違反市委、市政府相關規(guī)定,仍違規(guī)保留賬戶和收入過渡戶等。
9、部門管理的各類專項資金(基金)的管理、使用及效益情況。重點檢查部門管理專項資金(基金)的二次分配行為是否公平公正、規(guī)范合理;是否按預算、按項目和有關財政制度的規(guī)定使用資金,有無超范圍和標準,擠占挪用事業(yè)費和專項資金的問題;有無因項目安排不合理、不科學,造成重大損失浪費的問題;有無因資金使用不當,造成財政資金損失的問題;有無因預算安排、資金撥付與項目進度相脫節(jié),造成資金滯留,影響資金使用效益的問題。通過對以上情況的審查,進一步分析評價財政資金的實際使用效果、效益。
10、部門與所屬單位之間資金往來情況。部門本級與所屬單位之間是否存在不合規(guī)、不合法的資金往來,有無存在二、三級單位為部門隱瞞應上繳的預算收入和應上繳政府非稅收入的情況;有無將不合理的支出轉移給二、三級單位等。
11、結存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部門結存資金使用是否納入預算、有無游離于預算管理之外;結存資金的使用方向是否符合國家規(guī)定,有無挪用專項資金等。
12、部門執(zhí)行政府采購制度情況。是否編制政府采購預算,有無自行采購屬于政府采購范圍的設備、工程、服務等行為。
13、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是否嚴格按照市財政批復的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的資金范圍支付資金;對大宗物品和服務的采購、大型修繕、大中型基本項目投資等直接支付的款項,是否根據(jù)年初計劃申請財政撥款;部門經常性的小額授權支付款項,是否按規(guī)定用途支出款項,有無變更項目授權資金額度、調整資金用途、超越授權范圍使用資金等問題。
14、部門執(zhí)行國家稅收政策情況。重點檢查各部門及所屬二、三級預算單位是否嚴格執(zhí)行稅法有關規(guī)定,強化依法納稅意識,自覺履行納稅申報及代扣代繳義務。
15、其他需要依法檢查的事項。
?。ㄈχ攸c建設項目、重點專項資金的審計
1、檢查重點建設項目、重點專項資金的設立使用,是否符合“工業(yè)立市”、“三大推進”、推進新農村建設等相關規(guī)定。
2、能否按規(guī)定編制規(guī)范的項目(工程)預算,有無虛編虛報概算、預算,以及工程實施過程中擅自改變項目,隨意追加經費等現(xiàn)象。
3、有無滯留、擠占、挪用工程資金和專項資金,以及違規(guī)投資和拆借等問題。
4、工程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制度執(zhí)行情況。
5、能否按規(guī)定及時移交資產和實行工程決算,以及工程決算的真實性、完整性情況。
6、重大項目和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情況。
7、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應該審計的其他情況。
三、有關要求
?。ㄒ唬﹪栏癜凑铡吨腥A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安徽省審計監(jiān)督條例》及有關規(guī)定確定的審計程序進行審計。
?。ǘ┫嚓P單位要在2007年3月5日前做好各項審計準備工作。2007年3月至5月,審計機關對相關單位實施審計并提出審計報告、審計意見和審計決定,向市人民政府報告審計結果。
?。ㄈ┱麄€預算執(zhí)行情況審計,要在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市本級2006年財政決算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