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機關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發(fā)文日期2024年01月08日
時效性現行有效
發(fā)文字號國管資〔2024〕6號
施行日期2024年01月08日
效力級別部門規(guī)范性文件
為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jiān)督的決定》,進一步加強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保障國家機關和事業(yè)單位節(jié)約高效履職,根據《行政事業(yè)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國管資〔2009〕167號),我局將組織開展2023年度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決算報告編報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報表編制及報送
各部門、各單位組織機關本級和所屬各級財務獨立核算單位全面清查盤點,核實2023年度資產存量情況,統(tǒng)計資產配置和處置、資產出租出借和閑置等情況,通過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平臺(https://zc.ggj.gov.cn)更新資產信息卡片,填報資產決算明細表,生成匯總表后逐級上報。
各部門、各單位統(tǒng)一審核匯總所屬各級財務獨立核算單位的資產決算材料,于2024年4月30日前報送我局。
二、 集中會審
我局于2024年5月組織對各部門、各單位報送的資產決算材料進行集中會審,重點審核單位范圍和報表完整性、數據邏輯結構和報表勾稽關系以及資產配置、處置情況填報的規(guī)范性等內容,向相關部門和單位反饋問題并提出修改建議。各部門、各單位根據會審情況對資產決算材料進行修改、確認并補充相關材料。
三、 審核批復
2024年6月30日前,我局批復各部門、各單位資產決算匯總報告,提出審核意見。各部門、各單位依據我局審核意見,于2024年7月31日前,批復所屬其他財務獨立核算單位資產決算報告。
四、 工作要求
(一)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指導培訓和內部協調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編報單位范圍完整、數據規(guī)范準確,按時報送相關材料。
(二)各部門、各單位報送材料應包括資產決算匯總報表(含國管資決01-09表、國管資附01-04表)及資產管理報告書的紙質材料(用A3紙打印)和電子數據。紙質材料要求加蓋部門公章,通過機要交換送我局資產管理司。電子數據通過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平臺(https://zc.ggj.gov.cn)“決算報告”模塊報送。
(三)各部門及其所屬各級行政事業(yè)單位在“基礎管理-資產信息卡片庫”模塊中核實、更新資產信息卡片后,使用資產“決算報告”模塊中新增的“自動提取”功能,通過提取卡片庫數據自動生成資產決算明細表,以提高決算編報效率,減輕編報工作量。
(四)為提升各部門、各單位決算編報質量,我們調整了決算表樣、枚舉字典、審核公式等內容,細化了編制手冊,請登錄國管局網站(https://www.ggj.gov.cn)“資料下載”欄目下載相關資料。因涉密等原因不宜使用網絡信息系統(tǒng)報送,以及資產信息卡片更新中遇到情況和問題,請及時與我局工作人員和技術咨詢聯系。
(五)資產決算報告中的公務用車、設備、家具等資產信息將作為我局審核批復資產配置、處置事項的重要依據。各部門、各單位落實資產管理制度情況、資產決算開展情況等將作為資產管理績效評價考核內容。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2024年1月8日
(工作人員電話:資產決算:隋曉明 55604950 王 慧 83084862卡片更新:李萌 55604779技術咨詢電話:資產決算:63094620 6309462283083386 83084748卡片更新:63094611)
附件:1.2023年度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決算報表
2.資產管理報告書(樣式)
3.2023年度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決算編報手冊
4.2023年度決算報告-用戶操作手冊-主管單位
5.2023年度決算報告-用戶操作手冊-基層單位
附件1:2023年度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決算報表.xls
附件預覽
附件2:
資產管理報告書(樣式)
一、部門(單位)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能簡介。
(二)人員及機構情況。
二、資產總量和變動情況
(一)資產負債總量情況。
(二)本系統(tǒng)年初、年末資產總量,當年配置、使用、處置和效益情況。
(三)機關本級年初、年末資產總量,當年配置、使用、處置和效益情況。
(四)對實物、資產賬、財務賬之間的差額進行具體說明。
(五)報表需要說明的其他內容。
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
(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有資產管理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情況。
(二)推進完善本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資產管理制度建立、實施情況。
(三)資產管理信息化、標準化情況。
1.推廣使用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平臺情況(包含更新資產管理信息卡片庫等),貫徹執(zhí)行《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通用辦公家具規(guī)格和性能指南》情況等。
2.本部門資產管理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情況。
3.工作中的經驗和問題。
(四)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和《關于提高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效能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y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有關情況。
1.機關本級和所屬單位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和《實施意見》實際成效(包含通過本項工作盤活資產數量、節(jié)約資產運行耗費情況等),以及現有資產使用效率不高的情況(包含閑置或使用率較低的資產類別、數量情況等)。
2.工作中的經驗和問題。
(五)資產管理具體做法與經驗。
1.部門資產管理總體情況、特點及做法等。
2.機關本級資產管理的情況、特點及做法等。
3.部門所屬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管理的情況、特點及做法等。
(六)其他與國有資產管理有關的重要情況。
四、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一)巡視、審計查出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二)資產管理績效評價中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議
附件3:
2023年度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決算編報手冊
第一部分 編制指南
一、編報范圍
二、前期準備工作
三、編制資產年度決算報表
四、編制資產管理報告書
五、逐級上報資產年度決算報表
第二部分 項目注釋
一、封面
二、國有資產基本情況表(國管資決01表)
三、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變動情況表(國管資決02表)
四、對外投資情況表(國管資決03表)
五、出租出借情況表(國管資決04表)
六、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配置情況表(國管資決05表)
七、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情況表(國管資決06表)
八、土地和房屋情況表(國管資決07表)
九、車輛情況表(國管資決08表)
十、在建工程情況表(國管資決09表)
十一、資產負債簡表(國管資附01表)
十二、機構人員情況表(國管資附02表)
十三、資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制度建設情況表(國管資附03表)
十四、本級公務用車運行費用情況表(國管資附04表)
十五、對外投資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1表)
十六、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2表)
十七、出租出借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3表)
十八、土地情況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4表)
十九、房屋和構筑物情況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5表)
二十、設備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6表)
二十一、車輛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7表)
二十二、文物和陳列品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8表)
二十三、圖書檔案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9表)
二十四、家具用具明細表(國管資明細10表)
二十五、特種動植物明細表(國管資明細11表)
二十六、無形資產明細表(國管資明細12表)
二十七、在建工程明細表(國管資明細13表)
二十八、資產管理報告書撰寫提綱
第三部分 問題解答
一.編報資產年度決算報告的目的和意義?
二.編報資產年度決算報告的范圍是什么?
三.2023年度國有資產決算報表較往年是否有較大改動?
四.新報因素如何選擇?上年代碼如何填報?
五.沒有預算編碼的非預算單位如何填報預算代碼?
六.填報口徑是什么?
七.在涉及對各項資產采購組織形式的填列中,各部門根據保密規(guī)定,已報經主管部門批準,自行采購的涉密類辦公設備、辦公家具或公務用車,是否屬于政府集中采購率中的集中采購范圍?
八.已出售給職工的住房如何填報?
九.房屋構筑物本年部分增加(如維修等)、其他資產更換零件等導致價值增加如何填報?
十.“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明細表”中“通過服務平臺處置資產原值”如何填報?
十一.實物資產與賬面不符,如何填報?
十二.當年增加,并且當年減少的資產如何填報?
十三.資產賬與財務賬年初數核對不上,但年末數對上了,應該怎么處理?
十四.各單位的用戶名和密碼是什么?
十五.單位填報報表時,應使用什么瀏覽器?
第一部分 編制指南
一、編報范圍
(一)單位范圍
國務院各組成部門、直屬特設機構、直屬機構、辦事機構、直屬事業(yè)單位,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社會團體,以及上述單位所屬的財務獨立核算的行政事業(yè)單位。
(二)資產范圍
本套決算報表編報內容包括各單位的全部資產情況。
二、前期準備工作
(一)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年度決算部署和培訓
(二)開展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盤點
固定資產盤點內容包括填報單位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存量情況以及2023年度固定資產變動情況。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盤點發(fā)現實物與資產管理賬、財務賬存在差異的,履行資產處置程序后,根據批復結果調整相關賬務;若未進行相應處理,應在資產管理報告書中予以披露。
(三)整理2023年度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情況
清理2023年度內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事項的所有情況,包括資產處置在方式、程序和收益管理方面是否執(zhí)行了相關管理制度。
(四)清理對外投資情況
對外投資清理內容包括填報單位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對外投資存量情況以及2023年度對外投資變動情況,包括各種債券以及以其他方式對其他單位的投資。
(五)清理2023年度出租出借及其他情況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收益情況
結合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盤點工作,清理出租出借及其他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本年度收益情況。
(六)整理2023年度公務用車運行費用情況
各部門機關本級資產管理部門與公務用車管理部門協同整理2023年度本部門機關本級、離退休干部管理機構和機關服務中心公務用車的運行費用情況,包括維修保養(yǎng)費、燃油費、保險費、過路過橋停車費、事故損失和其他雜項費用。
三、編制資產年度決算報表
(一)登錄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在瀏覽器中輸入https://zcgl.ggj.gov.cn進入“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服務平臺”登錄頁,點擊正下方,紅色字體“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新版)”輸入用戶名、密碼進行登錄。
(二)進入基礎管理模塊
登錄系統(tǒng),進入“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首頁后,點擊“基礎管理”,進入基礎管理模塊,單擊左側功能樹“資產信息卡片庫-卡片管理”,進入卡片更新頁面,完成卡片更新。卡片更新在卡片管理頁面點擊批量操作,首先下載批量操作模板,根據模板提示對數據進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將模板放入功能內,在“資產信息卡片庫-批量任務管理界面”導入可查詢修改數據執(zhí)行情況(包括執(zhí)行成功與失敗的條數)。
(三)進入決算報告模塊
登錄系統(tǒng),進入“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首頁后,點擊“決算報告”,進入決算模塊。(用戶可在平臺首頁的“資料下載”模塊下載決算填報所用的編報手冊、導入模板等資料)
(四)填寫封面
進入“決算報告”模塊后,單擊左側功能樹“決算填報”,進入報表錄入頁面。
選擇“自動生成”,單擊“開始填報”自動提取卡片庫有關數據。提取完成后,默認展示的是封面代碼的錄入頁面。單位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填寫、修改封面信息,如有問題請參考本手冊第三部分“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年度決算報表編報問題解答”。
(五)填寫明細表
在下方報表分組管理中選擇“明細表”分組,可以看到共有13張明細表。每張表頭下方的是合計行,由系統(tǒng)運算生成,需要填寫合計行下的浮動行。填寫完成后單擊“運算”按鈕生成合計行指標,運算完成后繼續(xù)通過下方的報表頁簽切換到其他明細表進行填寫。
明細表支持數據導入、復制粘貼操作。明細表數據導入時,單擊工具欄的“導入”按鈕可選擇導入模板進行導入??蓪祿淼礁髅骷毐砘蚋奖韺腅xcel格式入模板中,進行導入操作。明細表數據復制粘貼時,可將按照報表數據規(guī)則整理好的數據進行復制,切換到系統(tǒng)對應的明細表后,進行粘貼。
對于卡片庫提取的數據,需要修改數據有兩種方式:1可以通過修改可以卡片庫數據后,重新點擊提取按鈕,獲取最新數據;2點擊對應表導出數據功能導出數據,修改完數據后,導出對應模板,將數據復制入模板中保存,全表清除保存數據后點擊導入功能導入修改后的數據。
數據在表內填列后,需及時點擊“保存”按鈕。填寫完各單張明細表后點“運算”、“審核”,并對有問題的數據進行核實、修改、補充,直至數據審核通過為止。
(六)填寫3張附表(各部門本級填寫4張附表)
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填寫“資產負債簡表”(國管資附01表)、機構人員情況表(國管資附02表)、“資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制度建設情況表”(國管資附03表)。
各部門機關本級根據決算通知要求和實際情況填寫“公務用車運行費用情況表”(國管資附04表)。
(七)填寫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配置情況表(國管資決05表)
填寫“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配置情況表”(國管資決05表)的第三列“年初數—凈值”。
(八)運算生成匯總表并審核
1. 生成9張匯總表
數據填寫完成后,單擊“全算”按鈕,生成“國有資產基本情況表”(國管資決01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變動情況表”(國管資決02表)、“對外投資情況表”(國管資決03表)、“出租出借情況表”(國管資決04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配置情況表”(國管資決05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情況表”(國管資決06表)、“土地房屋情況表”(國管資決07表)、“車輛情況表”(國管資決08表)、“在建工程情況表”(國管資決09表)。
2. 對匯總表進行審核
數據全算完成后,單擊“全審”按鈕,對9張匯總表進行審核。如果有問題,請根據錯誤提示查找問題數據所對應的明細表。修改后,重新進行全算,生成匯總表后進行全審,直至數據審核通過為止。
(九)對問題數據進行修改
對該套報表系統(tǒng)進行全審,查找問題數據并修改相應的明細表。對確實存在不符的情況,請在資產管理報告書中進行說明。
四、編制資產管理報告書
根據第二部分“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年度決算報表項目注釋”中的資產管理報告書撰寫提綱編制資產管理報告書。包括對資產管理部門的職能、人員及機構變動情況進行說明;對資產的總體情況(存量、變動)、資產配置處置的管理、出租出借等和相關制度執(zhí)行情況進行說明,并對資產盤點情況和報表中不符的事項進行說明。
五、逐級上報資產年度決算報表
各級單位在對國有資產決算報表審核無誤并按要求編制、上傳資產管理報告書后,需要按照規(guī)定逐級上報數據,最終由部委統(tǒng)一審核、匯總所屬各單位本年度資產決算報表,按規(guī)定要求報送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正式上報的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決算報表及相關資料統(tǒng)一用A3紙打印并裝訂,封面簽字并蓋章。
第二部分 項目注釋
一、封面
(一)單位名稱
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正式使用的全稱,與單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稱一致,并加蓋單位行政公章。
(二)組織機構代碼
根據各級技術監(jiān)督部門核發(fā)的機關、團體、事業(yè)單位代碼證書規(guī)定的9位碼填列。
(三)財政預算代碼
中央一級預算單位按財政部編制的三位代碼填列,二級單位為六位代碼,前三位填列其一級預算單位編碼,后三位由主管部門從001-799依次自行編制。已經實行部門預算的單位,該代碼應與部門預算代碼一致;未實行部門預算的,可參照上述方法編制預算單位代碼。
(四)單位所在地區(qū)
由“行政區(qū)劃代碼”和“駐外”兩部分組成,按照單位實際的情況填寫。
(五)上年代碼
新報因素不為“新增單位”時,單位應填報上年代碼,填報規(guī)則為“組織機構代碼+上年報表類型代碼”,單戶表上年報表類型代碼為0,匯總表上年報表類型代碼為7。
(六)單位基本性質
依據政府編制管理部門確定的單位性質,在“行政單位”、“事業(yè)單位”(需填寫二級明細:參公管理財政補助事業(yè)單位、非參公管理財政補助事業(yè)單位、經費自理事業(yè)單位)和“社團及其他”三種類型中選擇填列。
“社團及其他”:由列入年度部門決算編制范圍的執(zhí)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非事業(yè)編制單位或其他單位選擇填列。
(七)單位執(zhí)行會計制度
按單位實際執(zhí)行的會計制度在“政府會計制度”、“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企業(yè)會計制度”和“其他”四種類型中選擇填列。其中“政府會計制度”需要區(qū)分“行政單位財務規(guī)則”和“事業(yè)單位財務規(guī)則”。主管單位疊加匯總所屬單位決算時不填列本項。
(八)行業(yè)類型
依據單位實際類型在01、行政機關,02、執(zhí)勤執(zhí)法機構,03、教育機構,04、科研機構,05、文化機構,06、體育機構,07、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08、機關后勤服務機構,09、離退休干部服務機構,10、培訓機構,11、其他機構,十一種類型中選擇填列。
01、行政機關:指除公安、檢察、法院、司法、安全、海關、稅務、質檢等部門之外的其他行政單位。
02、執(zhí)勤執(zhí)法機構:指公安、檢察、法院、司法、安全、海關、稅務、質檢等部門所屬的有關單位。
03、教育機構:指從事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礎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等的事業(yè)單位。
04、科研機構:指從事科學研究包括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綜合科學研究和其他科技等的事業(yè)單位。
05、文化機構:指從事文化包括演出事業(yè)藝術創(chuàng)作、圖書文獻事業(yè)文物、群眾文化、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編輯、新聞出版和其他文化等的事業(yè)單位。
06、體育機構:指從事體育包括體育競技、體育設施和其他體育的事業(yè)單位。
07、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指從事醫(yī)療衛(wèi)生包括衛(wèi)生防疫檢疫、衛(wèi)生檢驗、其他衛(wèi)生、社會福利、托養(yǎng)福利、康復、殯葬和其他社會福利的事業(yè)單位。
08 機關后勤服務機構:指為機關(部委)提供后勤服務(包括性質屬于為機關提供服務的食堂、車隊等)的事業(yè)單位。
09、離退休干部服務機構:指為離退休干部服務的機構。
10、培訓機構:指包括培訓中心、賓館、招待所、基地等的事業(yè)單位。
11、其他機構:指除上述10項之外的其他單位。
(九)新報因素
根據各單位實際報送決算報表情況選擇填列。
0表示連續(xù)上報,由連續(xù)編報決算報表且報表類型未改變的單位使用。如單位只是組織機構代碼發(fā)生改變,仍選擇連續(xù)上報。
1表示新增單位,由新增報表編報單位使用。
2表示上年應報未報,由上一年度應編未編決算報表的單位使用。
3表示報表類型改變,由編報決算報表類型發(fā)生改變的單位使用,包括單位由匯總錄入表改單戶表編報等情況。
4表示其他,決算報表編報單位出現上述以外的情況時使用。
(十)部門標識代碼
按照單位財務或歸口管理的部門、機構,比照國家標準《中央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及其他機構代碼》(GB/T 4657-2009)填報。
(十一)部門級次分類類型
按照“中央國家機關本級”、“中央國家機關本級機關服務中心”、“中央國家機關本級離退休局”、“垂管派出機構”和“其他”五個選項據實填列,其中“垂管派出機構”需要區(qū)分“廳局級及以上”和“廳局級以下”。本級由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各直屬事業(yè)單位,高法院、高檢院和社會團體等一級預算單位選擇填列;其他指除上述四項以外的單位。
二、國有資產基本情況表(國管資決01表)
表樣變化:流動資產取消“其中:短期投資”的信息統(tǒng)計;按資產用途統(tǒng)計的口徑增加“閑置”統(tǒng)計項。
本表反映單位國有資產年初存量、本年變量和年末存量情況。本表自動生成。
三、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變動情況表(國管資決02表)
表樣變化:本年度增加資產的類型,更新為:(一)新購(二)調撥(三)接受捐贈(四)自建(五)置換(六)盤盈(七)自行研制(八)部門內調劑(九)部門間調劑(十)其他;本年度減少資產的類型,更新為:(一)報廢(二)報損(三)無償調撥(劃轉)(四)出售/出讓/轉讓(五)核銷(六)對外捐贈(七)置換(八)其他。
本表反映單位年度固定資產增減變動情況。本表自動生成。(房屋面積是指房屋的建筑面積)
四、對外投資情況表(國管資決03表)
表樣變化:去掉“一、短期投資”、“本年增加”和“本年減少”的統(tǒng)計。
本表反映單位對外投資年初存量、本年變量和年末存量情況。本表自動生成。
五、出租出借情況表(國管資決04表)
表樣變化:刪除“單位內部審批”;“各部門”變更為“本部門、本單位”。
本表反映單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出租出借及出租出借收益情況。本表自動生成。
六、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配置情況表(國管資決05表)
表樣變化:土地中取消“其中:辦公及業(yè)務用地”的信息統(tǒng)計;取得方式,增加對“調撥”方式的統(tǒng)計項。
本表反映單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計劃采購與實際購置情況。除第三列年初凈值不能計算,需要手動填列外,本表其他數據統(tǒng)計項自動生成。(房屋面積是指房屋的建筑面積)
七、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情況表(國管資決06表)
表樣變化:土地中取消“其中:辦公及業(yè)務用地”的信息統(tǒng)計,處置渠道更改為“統(tǒng)一處置平臺處置”與“自行處置”。
本表反映單位年度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匯總情況。本表自動生成。(房屋面積是指房屋的建筑面積)
八、土地和房屋情況表(國管資決07表)
表樣變化:將土地和土地使用權合并統(tǒng)計,更改為“土地及土地使用權合計”,小項統(tǒng)計“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與“住宅用地”;房屋將原來統(tǒng)計“(二)生產用房”改為“(二)業(yè)務用房”;將“使用方向”修改成“資產狀態(tài)”,按照“在用”、“出租出借”、“閑置”、“待處置”、“其他”五種不同狀態(tài)統(tǒng)計;刪除按照使用狀況的統(tǒng)計項。
本表反映單位土地和房屋情況。本表自動生成。(房屋面積是指房屋的建筑面積)
九、車輛情況表(國管資決08表)
表樣變化:刪除對“鐵路運輸設備”、“水上交通運輸設備”、“航空器及其配套設備”以及“其他”交通運輸工具的統(tǒng)計;車輛類型更改為“轎車”、“越野車(含SUV)”、“其他小型客車”、“中型客車 ”、“大型客車”、“其他”;將“使用方向”修改成“資產狀態(tài)”,按照“在用”、“出租出借”、“閑置”、“其他”四種不同狀態(tài)統(tǒng)計;編制狀況增加“未核定車編”類型。
本表反映單位車輛匯總情況。本表自動生成。
十、在建工程情況表(國管資決09表)
本表反映單位在建工程匯總情況。本表自動生成。
十一、資產負債簡表(國管資附01表)
本表反映單位年初、年末資產負債情況。
十二、機構人員情況表(國管資附02表)
本表反映單位年末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及實有情況。
十三、資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制度建設情況表(國管資附03表)
表樣變化:本表僅需機關本級及機關服務中心填寫;將“資產管理機構名稱”修改為“本單位資產管理機構名稱”、將“上級機構名稱”修改為“上一級機構名稱”。
本表反映各單位資產管理機構設置情況和制度建設情況,具體填報要求如下:
(一)資產管理機構
1、資產管理機構名稱
按本單位專職資產管理機構的名稱據實填列。
2、機構級別
按本單位專職資產管理機構的級別據實填列。
3、上級機構名稱
按本單位專職資產管理機構的上級機構名稱據實填列。
4、機構性質
按本單位專職資產管理機構的性質據實填列,在1行政管理機構,2資產財務管理機構,3后勤服務機構,4綜合業(yè)務機構,四個選項中選擇。
5、負責人
按本單位專職資產管理機構負責人的姓名據實填列。
6、聯系電話
按本單位專職資產管理機構負責人的手機號碼、固定電話號碼據實填列。
(二)資產管理相關制度建設情況
按照制定文件的名稱、文號、制度類型、印發(fā)年份、主要內容據實填列。
十四、本級公務用車運行費用情況表(國管資附04表)
表樣變化:按照“省部級干部及主要負責人用車”、“中管干部用車”、“機要通信用車”、“應急保障用車”、“執(zhí)法執(zhí)勤用車”、“特種專業(yè)技術用車”、“離退休干部服務用車”、“業(yè)務用車”、“其他” 進行不同類型統(tǒng)計;“使用性質”修改為“資產用途”,“本年發(fā)生運行費用”修改為“當年運行費用支出金額(元)”,同時修改為按照“燃油費”、“充電費”、“保險費”、“維修保養(yǎng)費”、“過路過橋費”和“其他費用”進行費用統(tǒng)計。
本表統(tǒng)一反映部門本級、離退休干部管理機構、機關服務中心公務用車運行費用的各項統(tǒng)計情況。
(一)項目
按此輛公務用車的具體名稱填列。
(二)車輛類型
根據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需要,分01、轎車,02、越野車(含SUV),03、其他小型客車,04、中型客車,05、大型客車 ,06、其他 六種選項,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三)品牌
按車輛行駛證載明內容填列,需對車輛行駛證上的“品牌型號”進行拆分、填列。
(四)規(guī)格型號
按車輛行駛證載明內容填列,需對車輛行駛證上的“品牌型號”進行拆分、填列。
(五)品牌性質
在1國產自主品牌、2其他 兩種選項中按實際情況選擇。
(六)車輛類型
按1、轎車,2、越野車(含SUV),3、其他小型客車,4、中型客車,5、大型客車 ,6、其他 六種選項,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七)車牌號碼
按車輛行駛證載明內容填列。
(八)排氣量
在柴油車:11、1.6升(含)以下、12、1.6~1.8(含)升、13、2.0(含)~2.5升、14、2.5(含)升以上,汽油車:21、1.6升(含)以下、22、1.6~1.8(含)升、23、2.0(含)~2.5升、24、2.5(含)升以上,新能源汽車:31、純電動力、32、油電混合動力、33、燃料電池 11種選項,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九)當年出車次數(次)
填列該車輛全年出駛次數,各單位按實際情況填寫。
(十)累計行駛里程(公里)
填列該車輛購置后累計行駛公里數。
(十一)當年行駛里程(公里)
填列該車輛本年行駛公里數。
(十二)當年運行費用支出金額(元)
合計:本列為本年度內該車輛運行費用的合計,自動計算生成。
“燃油費”、“充電費”、“保險費”、“維修保養(yǎng)費”、“過路過橋費”和“其他費用”等各列均填寫本年度內車輛發(fā)生的該項實際費用。
(十三)各類車輛上年數、本年數
上年數需手工填寫,本年數通過運算自動生成。
(十四)備注
單位根據實際,需要補充說明的情況。
十五、對外投資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1表)
表樣變化:增加“初始投資日期”、“組織形式”、“投資收益其中:股權處置收益”統(tǒng)計項,“本年增加”改為“本期新增投資金額”,“本年減少”改為“本期減少投資金額”統(tǒng)計項。
本表反映對外投資的明細情況。
(一)項目
填報每筆對外投資的內容摘要,項目類型或被投資單位名稱。
(二)資產編號
填報每筆對外投資的資產編號,該單元格為非必填項。
(三)年初賬面價值
填報本單位會計報表報告年度1月1日的數據(即上一會計年度12月31日的數據)。
(四)年末賬面價值
填報本單位會計報表報告年度12月31日的數據。
(五)投資分類
若填列此表,本欄“投資分類”不能為空。“投資分類”為“長期債券投資”時被投資單位情況不填。
按102010長期債券投資、102021獨資、102022控股、102023參股、102024其他的選項,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102010長期債券投資:指政府會計主體取得的除短期投資以外的債權性質的投資。
102020長期股權投資:事業(yè)單位按照規(guī)定取得的,持有時間超過1年(不含1年)的股權性質的投資。
102021獨資:指持有被投資單位的全部股份。
102022控股:指有權決定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決策,并能據以從該單位的經營活動中獲益。
102023參股:指持有被投資單位少量的股份,不能對被投資單位進行控制。
102024其他:除獨資、控股、參股之外的其他投資。
(六)本期新增投資金額
填報本單位會計報表報告年度的新增的對外投資成本。(不包含損益調整、其他綜合收益、其他權益變動等)
(七)本期減少投資金額
填報本單位會計報表報告年度的減少的對外投資成本。(不包含損益調整、其他綜合收益、其他權益變動等)
(八)期末持股比例(%)
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的股份占被投資單位全部股份的比例數。
(九)減少方式
按1報廢、2報損、3無償調撥(劃轉)、4出售/出讓/轉讓、5核銷、6對外捐贈、7置換、8其他 選項,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如果“本期減少投資金額”大于0時,“減少方式”不能為空。
(十)處置渠道
按對外投資減少的渠道分為:1通過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平臺、2自行處置。根據減少的具體渠道填列。如果“本期減少投資金額”大于0時,“處置渠道”不能為空。
(十一)被投資單位情況
1、被投資單位類型:按01賓館招待所、02培訓中心、基地、03其他 三種選項,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2、組織形式:不能為空。按0100公司制企業(yè)、0101國有獨資公司、0102其他有限責任公司、0103上市股份有限公司、0104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0200非公司制企業(yè)、0201非公司制獨資企業(yè)、0202其他非公司制企業(yè)、0300企業(yè)化管理事業(yè)單位、0400其他,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被投資對象組織形式。
3、資產總額:被投資單位擁有或控制的全部資產。
4、當年收入:被投資單位的當年收入。
5、當年凈利潤:被投資單位的當年的稅后利潤。
6、年初所有者權益:分為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四項填列。
7、年末所有者權益:分為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四項填列。
(十二)投資收益
投資單位報告年度實際應由被投資單位分得的利息、利潤或現金股利。
十六、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2表)
表樣變化:取消“資產取得方式”統(tǒng)計項;“處置方式”修改為“處置形式”更改為按照“1.報廢2.報損3.無償調撥(劃轉)4.出售/出讓/轉讓5.核銷6.對外捐贈7.置換8.其他?!?;“處置批準單位”更改為按照“1 財政部2 國管局3 本部門、本單位4 未審批”;“處置方式”更改為按照“1環(huán)?;厥铡?進場交易、3涉密銷毀、4其他”;增加“處置渠道”,按照“1.通過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平臺、2.自行處置”統(tǒng)計。
本表反映單位固定資產處置的具體情況。
(一)資產名稱
按本單位固定資產的實際名稱填列。
(二)資產編號
填報每筆已處置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分類名稱
根據《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_T 14885-2022)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四)數量/面積(臺套/㎡)
土地、房屋構筑物按實際處置面積(平方米)填列,除土地、房屋構筑物的固定資產按單臺/套/批填寫,數量均為“1”。(辦公家具成批購買的,可按套/批填列,其余均按單臺填列)。(房屋面積是指房屋的建筑面積)。
如果資產的“取得日期”在2023年之前,則“數量/面積(臺套/㎡)”需大于0。
如果資產的“取得日期”為2023年,則“數量/面積(臺套/㎡)”需等于0。
(五)原值
按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其中“小計”需大于等于“通過服務平臺處置資產原值”。
其中:通過服務平臺處置資產原值指通過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平臺處置的資產原值。
如果資產的“取得日期”在2023年之前,則“原值”需大于0。
如果資產的“取得日期”為2023年,則“原值”需等于0。
(六)凈值
按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的賬面余額填列。
(七)處置形式
若填列此表,“處置形式”不能為空。
按1報廢、2報損、3無償調撥(劃轉)、4出售/出讓/轉讓、5核銷、6對外捐贈、7置換、8其他 八種選項,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1報廢:按有關規(guī)定或經有關部門、專家鑒定,對已不能繼續(xù)使用的資產,進行產權注銷的資產處置行為。
2報損:由于發(fā)生呆賬損失、非正常損失等原因,按有關規(guī)定對資產損失進行產權注銷的資產處置行為。
3無償調撥(劃轉):在不改變國有資產性質的前提下,以無償轉讓的方式變更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權的行為。
4出售/出讓/轉讓:變更單位國有資產所有權或占有、使用權并取得相應收益的行為。
5核銷:單位按現行財務與會計制度,對確認形成損失的貨幣性資產(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進行核銷的行為。
6對外捐贈:單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yè)捐贈法》,自愿無償將其有權處分的合法財產贈與給合法的受贈人的行為,包括實物資產捐贈、無形資產捐贈和貨幣性資產捐贈等。
7置換:單位與其他單位以非貨幣性資產為主進行的交換。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
8其他:單位對其擁有或控制的資產處置的其他方式。
(八)處置批準單位
若填列此表,“批準單位”不能為空。
按1財政部、2國管局、3本部門、本單位、4未審批 四種選項,各單位根據其審批最高級據實填列。
(九)資產用途
當資產分類代碼為汽車時,必須填寫本項。
按101000省部級干部用車,102000主要負責人用車,103000機要通信用車,104000應急保障用車,105000執(zhí)法執(zhí)勤用車,105001一般執(zhí)法執(zhí)勘用車,105002執(zhí)法執(zhí)勘特種專業(yè)技術用車,106000特種專業(yè)技術用車,107000離退休干部服務用車,108000中管干部用車,109000其他用車,110000業(yè)務用車 按實際情況選擇。
(十)處置方式
按1環(huán)保回收、2進場交易、3涉密銷毀、4其他,各單位自行選擇處置形式。
(十一)處置機構
按1華新綠源環(huán)保股份有限公司、2中國再生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3萬華禾香生態(tài)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秦皇島中寶綠源資源再生環(huán)??萍加邢薰尽?北京產權交易所、6京東集團、7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8天津產權交易中心、9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10其他,各單位自行選擇處置機構。
若“處置方式”為“環(huán)?;厥铡睍r,“處置機構”只能選擇1、2、3、4、10;若“處置方式”為“進場交易”時,“處置機構”只能選擇5、6、7、8、9、10。
(十二)資產取得日期
指被處置資產的取得日期。
(十三)本期實收資產處置收益情況
按單項資產實際處置收益填列,也可按批次或合同總金額填列。
十七、出租出借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3表)
表樣變化:“出租出借批準部門”更改為按照“1.財政部、2.國管局、3.本部門、本單位、4.未審批選擇填列”;出租出借資產價值:如出租出借土地、房屋及構筑物,出租出借資產價值按“出租出借數量/面積”/“出租出借資產的總數量/面積”×賬面原值填列。如出租出借除土地和房屋及構筑物以外的其他資產,出租出借資產價值按賬面原值填列。
本表反映單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出租出借及出租出借收益的具體情況。為避免重復統(tǒng)計出租出借資產價值,同一資產(房屋、土地等資產以拆分后出租出借部分為準)本期多次出租出借的,應合并作為一條記錄填寫,其中“承租(借)方”、“出租(借)期限”、“審批情況”按照最新合同信息填寫,“本期實收出租(借)收益”按照合并后的當年總收益進行填列。
(一)資產分類
根據《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_T 14885-2022)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二)資產編號
填報每筆出租出借資產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名稱
填報每筆出租出借資產的資產名稱。
(四)取得日期
根據資產實際取得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五)賬面數量/面積
土地、房屋構筑物按(平方米)填列,除土地、房屋構筑物的固定資產按臺/套填寫。(房屋面積是指房屋的建筑面積)。
(六)賬面原值
按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
(七)出租出借數量/面積
出租出借設備和車輛等按實際出租出借的數量填列。出租出借土地和房屋按實際出租出借的面積填列,如出租房屋,還需填寫出租出借的辦公用房、業(yè)務用房、其他用房面積。
(八)出租出借資產價值
出租出借資產價值:如出租出借土地、房屋及構筑物,出租出借資產價值按“出租出借數量/面積”/“出租出借資產的總數量/面積”×賬面原值填列。如出租出借除土地和房屋及構筑物以外的其他資產,出租出借資產價值按賬面原值填列。
(九)承租(借)方
按資產租借方填列。
(十)出租(借)期限
開始日期和結束日期按照出租出借合同起止日期分別填列。
(十一)本期實收出租(借)收益
反映本年收到的出租出借收益(稅后)。
(十二)是否本年新增出租出借
反映出租出借合同起始日期介于2023年1月1日和2023年12月31日之間的出租出借事項,由系統(tǒng)自動運算填列。
(十三)出租出借批準部門
按1財政部、2國管局、3本部門、本單位、4未審批選擇填列。
(十四)備注
當“審批情況”填列4未審批時,該列需填列相關說明。
十八、土地情況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4表)
表樣變化:“資產分類代碼”包含資產分類代碼為A01030000類固定資產的土地和A08040101類無形資產類的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更改為按照“1新購2調撥3接受捐贈4自建5置換6盤盈7自行研制8租賃9部門內調劑10部門間調劑11其他”;"“配置批準單位”更改為按照“1 發(fā)展改革部門2 財政部門
3 機關事務部門4 本部門、本單位5 其他”";增加“發(fā)證日期”、“權屬人”、“使用權類型”按照“1出讓2劃撥3租賃4其他”、增加“在用面積”、“在用價值”、“出租出借面積”、“出租出借價值”、“閑置面積”、“閑置價值”統(tǒng)計項;“資產狀態(tài)”按照“在用、出租出借、閑置、待處置、盤虧、逾期在用”、“用途分類”修改為“資產用途”、“資產入賬日期”修改為“記賬日期”;刪除“使用狀況”、“使用方向及面積”。
本表反映計入“固定資產”科目的土地的具體情況。
(一)資產名稱
按本單位固定資產的實際名稱填列。
(二)資產編號
根據每條土地資產填列對應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分類代碼和名稱
根據《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_T 14885-2022)標準編碼的選項,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四)取得方式
按1新購、2調撥、3接受捐贈、4自建、5置換、6盤盈、7自行研制、8租賃、9部門內調劑、10部門間調劑、11其他 十一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1新購:以購買的方式配置資產。
2調撥:通過主管部門調撥方式取得資產。
3接受捐贈:通過接受捐贈形成資產。
4自建: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營建造以及出包給他人建造取得資產。
5置換:利用現有資產置換得到新資產。
6盤盈:在盤點清查過程中發(fā)現未曾入賬或超過賬面數量形成的資產。
7自行研制:自行研制形成資產的方式。
8租賃:指租入方式登記備查的資產。
9部門內調劑:指由本部門內部調劑使用的資產。
10部門間調劑:指從其他部門調劑取得的資產。
11其他:取得資產的其他方式。
(五)配置批準單位
按1發(fā)展改革部門、2財政部門、3機關事務主管部門、4本部門、本單位、5其他五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六)取得日期
根據土地實際取得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七)采購組織形式
根據所有購置增加的土地的具體方式,按: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12部門集中采購、2分散采購,據實填列。
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內的貨物、工程、服務集中進行的采購。
12部門集中采購:集中采購機構對列入部門集中采購目錄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集中采購。
2分散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非集中采購。
(八)產權形式
按01有產權、02無產權、03產權待界定,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九)權屬性質
當“產權形式”選擇01有產權時,“權屬性質”按01國有、02集體,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十)權屬證明
填列取得土地的所有權文件名稱。
(十一)權屬證號
填列取得土地的所有權文件的土地證號。
(十二)土地所在地區(qū)
填列土地所在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劃代碼。
(十三)坐落位置
按該項資產土地證上的坐落地點據實填列。
(十四)原值
按固定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本欄數據由計算機自動生成)。其中土地價值計入無形資產的不填報原值。
(十五)資金來源
按財政撥款、非財政撥款,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其中:
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財政撥款購置資產的金額。財政撥款包括一般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撥款。
非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除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購置資產的金額。
(十六)權屬面積
按該項資產土地證上所記載的面積填寫(本欄數據由計算自動生成)。
(十七)均價/單價(元)
按“原值”/“土地面積”計算生成(本欄數據由計算自動生成)。
(十八)資產狀態(tài)
按1在用、2出租出借、3閑置、4待處置、5盤虧、6、逾期在用 選擇填列。
1在用:本單位占有的,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
2出租出借:本單位讓渡給其他單位使用的資產情況,并簽署相關租借協議。
3閑置:本年滿足使用條件但未投入使用的資產情況。
4待處置:除自用、出租出借、閑置、盤虧等以外的資產使用情形。
5盤虧:指盤點清查中發(fā)現短缺或少于帳面的資產情形。
6逾期在用:指超過約定時間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附屬資產信息登記使用。
(十九)在用面積
填寫在用面積值。
(二十)在用價值
填寫在用價值。
(二十一)出租出借面積
填寫出租出借面積值。
(二十二)出租出借價值
填寫出租出借價值。
(二十三)閑置面積
填寫閑置面積值。
(二十四)閑置價值
填寫閑置價值。
(二十五)資產用途
地類用途:按照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
(二十六)凈值
按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的賬面余額填列。
(二十七)記賬日期
根據土地實際記入資產賬的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二十八)備注
單位根據實際,需要補充說明的情況。
十九、房屋和構筑物情況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5表)
表樣調整:“資產分類代碼”包含資產分類代碼為A01010000的固定資產房屋,A01020000的構筑物,不包含A01030000的固定資產土地;刪除“使用狀況”、“使用方向及面積”、“使用方向及價值”;增加“資產狀態(tài)(價值及面積)”、“辦公用房狀態(tài)及面積”、“業(yè)務用房狀態(tài)及面積”、“其他用房狀態(tài)及面積”的統(tǒng)計項。
本表反映單位占有和使用房屋及構筑物的具體情況,包括自建、購置、產權在國管局的房產、其他房產等。
(一)資產名稱
按本單位固定資產的實際名稱填列。
(二)資產編號
根據每條房屋資產填列對應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分類代碼和名稱
根據《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_T 14885-2022)標準編碼的選項,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四)取得方式
按1新購、2調撥、3接受捐贈、4自建、5置換、6盤盈、7自行研制、8租賃、9部門內調劑、10部門間調劑、11其他 十一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1新購:以購買的方式配置資產。
2調撥:通過主管部門調撥方式取得資產。
3接受捐贈:通過接受捐贈形成資產。
4自建: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營建造以及出包給他人建造取得資產。
5置換:利用現有資產置換得到新資產。
6盤盈:在盤點清查過程中發(fā)現未曾入賬或超過賬面數量形成的資產。
7自行研制:自行研制形成資產的方式。
8租賃:指租入方式登記備查的資產。
9部門內調劑:指由本部門內部調劑使用的資產。
10部門間調劑:指從其他部門調劑取得的資產。
11其他:取得資產的其他方式。
(五)配置批準單位
按1發(fā)展改革委部門、2財政部門、3機關事務部門、4本部門、本單位、5其他五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六)取得日期
根據該項資產實際購置或取得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房屋因修繕等原因本年存在部分增加時,須按照實際增加日期單獨填報1行(原資產編號后+1、2、3……以區(qū)分),以便匯總取得本年增加數。
(七)采購組織形式
根據所有購置增加的房屋的具體方式,按: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12部門集中采購、2分散采購,據實填列。
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內的貨物、工程、服務集中進行的采購。
12部門集中采購:集中采購機構對列入部門集中采購目錄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集中采購。
2分散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非集中采購。
(八)產權形式
按01有產權、02無產權、03產權待界定,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九)權屬證明
填列取得房屋構筑物的所有權文件名稱。
(十)權屬證號
填列取得房屋構筑物的房產證號。
(十一)房屋所在地區(qū)
填列房屋所在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劃代碼。
(十二)坐落位置
按該項資產房產證上的坐落地點據實填列。
(十三)原值
按固定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本欄數據由計算機自動生成)。
(十四)資金來源
按財政撥款、非財政撥款,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其中:
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財政撥款購置資產的金額。財政撥款包括一般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撥款。
非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除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購置資產的金額。
(十五)資產狀態(tài)
按1在用、2出租出借、3閑置、4待處置、5盤虧、6、逾期在用 選擇填列。
1在用:本單位占有的,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
2出租出借:本單位讓渡給其他單位使用的資產情況,并簽署相關租借協議。
3閑置:本年滿足使用條件但未投入使用的資產情況。
4待處置:除自用、出租出借、閑置、盤虧等以外的資產使用情形。
5盤虧:指盤點清查中發(fā)現短缺或少于帳面的資產情形。
6逾期在用:指超過約定時間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附屬資產信息登記使用。
(十六)資產用途
按照房產證或不動產證載信息,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十七)均價/單價(元)
按“原值”/“建筑面積”計算生成(本欄數據由計算自動生成)。
(十八)凈值
按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的賬面余額填列。
(十九)資產狀態(tài)(價值及面積)
按固定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及資產狀態(tài)填列。
(二十)辦公用房狀態(tài)及面積
(二十一)業(yè)務用房狀態(tài)及面積
(二十二)其他用房狀態(tài)及面積
(二十三)投入本單位使用的時間
按該項資產開始使用的時間填列。
(二十四)記賬日期
根據房屋實際記入資產賬的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二十五)備注
單位根據實際,需要補充說明的情況。
二十、設備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6表)
表樣調整:“資產分類代碼”包含資產分類代碼除A0203(車輛)外的所有設備(A02000000);刪除“使用狀況”、“使用方向”、“軟件品牌歸屬地”、“軟件類型 授權許可類型”、“打印機類別”;增加“數量”、“資產用途”、“資產狀態(tài)”。
本表反映單位設備資產的具體情況。
(一)資產名稱
按本單位通用設備資產實際名稱填報。
(二)資產編號
根據每條資產填列對應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分類代碼和名稱
根據《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_T 14885-2022)標準編碼的選項,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四)品牌
按照各資產的品牌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五)規(guī)格型號
按照各資產的規(guī)格型號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六)取得方式
按1新購、2調撥、3接受捐贈、4自建、5置換、6盤盈、7自行研制、8租賃、9部門內調劑、10部門間調劑、11其他 十一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1新購:以購買的方式配置資產。
2調撥:通過主管部門調撥方式取得資產。
3接受捐贈:通過接受捐贈形成資產。
4自建: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營建造以及出包給他人建造取得資產。
5置換:利用現有資產置換得到新資產。
6盤盈:在盤點清查過程中發(fā)現未曾入賬或超過賬面數量形成的資產。
7自行研制:自行研制形成資產的方式。
8租賃:指租入方式登記備查的資產。
9部門內調劑:指由本部門內部調劑使用的資產。
10部門間調劑:指從其他部門調劑取得的資產。
11其他:取得資產的其他方式。
(七)取得日期
根據該項資產實際購置或取得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八)采購組織形式
根據所有購置增加的設備的具體方式,按: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12部門集中采購、2分散采購,據實填列。
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內的貨物、工程、服務集中進行的采購。
12部門集中采購:集中采購機構對列入部門集中采購目錄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集中采購。
2分散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非集中采購。
(九)原值
按固定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本欄數據由計算機自動生成)。
(十)資金來源
按財政撥款、非財政撥款,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其中:
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財政撥款購置資產的金額。財政撥款包括一般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撥款。
非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除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購置資產的金額。
(十一)凈值
按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的賬面余額填列。
(十二)資產狀態(tài)
按1在用、2出租出借、3閑置、4待處置、5盤虧、6、逾期在用 選擇填列。
1在用:本單位占有的,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
2出租出借:本單位讓渡給其他單位使用的資產情況,并簽署相關租借協議。
3閑置:本年滿足使用條件但未投入使用的資產情況。
4待處置:除自用、出租出借、閑置、盤虧等以外的資產使用情形。
5盤虧:指盤點清查中發(fā)現短缺或少于帳面的資產情形。
6逾期在用:指超過約定時間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附屬資產信息登記使用。
(十三)資產用途
按201000辦公、202000科研、203000教學、204000醫(yī)療、205000培訓、206000執(zhí)法、207000窗口、208000專用、209000其他 九種選項,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十四)備注
單位根據實際,需要補充說明的情況。
二十一、車輛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7表)
表樣調整:“資產分類代碼”包含資產分類代碼為A02030000的固定資產;增加“配置批準單位”、“資產狀態(tài)”、“動力類型”;刪除“使用狀況”、“使用方向”、“座位數”;“號牌號碼”修改為“車牌號”、“注冊登記年份”修改為“注冊日期”、“排氣量”增加“33燃料電池”的類型;“資產用途”修改為“101000省部級干部用車102000主要負責人用車103000機要通信用車104000應急保障用車105000執(zhí)法執(zhí)勤用105001一般執(zhí)法執(zhí)勤用車105002執(zhí)法執(zhí)勤特種專業(yè)技術用106000特種專業(yè)技術用車107000離退休干部服務用車108000中管干部用車109000其他用車110000業(yè)務用車”。
本表反映單位機動車輛的具體情況(不包含摩托車和自行車等非機動車輛)。
(一)資產名稱
按本單位固定資產實際名稱填報。
(二)資產編號
根據每條車輛資產填列對應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分類代碼和名稱
根據《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_T 14885-2022)標準編碼的選項,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四)品牌、規(guī)格型號、車牌號、車輛識別代碼(車架號)、注冊日期、車輛行駛證
按照機動車行駛證所載明的內容、格式填列。其中車架號只填寫號碼后六位,注冊登記年份只填寫到年。
(五)品牌性質
在1國產自主品牌、2其他 兩種選項中按實際情況選擇。
(六)排氣量
在柴油車:11、1.6升(含)以下、12、1.6~1.8(含)升、13、2.0(含)~2.5升、14、2.5(含)升以上,汽油車:21、1.6升(含)以下、22、1.6~1.8(含)升、23、2.0(含)~2.5升、24、2.5(含)升以上,新能源汽車:31、純電動力、32、油電混合動力、33、燃料電池 11種選項,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七)取得方式
按1新購、2調撥、3接受捐贈、4自建、5置換、6盤盈、7自行研制、8租賃、9部門內調劑、10部門間調劑、11其他 十一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1新購:以購買的方式配置資產。
2調撥:通過主管部門調撥方式取得資產。
3接受捐贈:通過接受捐贈形成資產。
4自建: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營建造以及出包給他人建造取得資產。
5置換:利用現有資產置換得到新資產。
6盤盈:在盤點清查過程中發(fā)現未曾入賬或超過賬面數量形成的資產。
7自行研制:自行研制形成資產的方式。
8租賃:指租入方式登記備查的資產。
9部門內調劑:指由本部門內部調劑使用的資產。
10部門間調劑:指從其他部門調劑取得的資產。
11其他:取得資產的其他方式。
(八)取得日期
根據該項資產實際購置或取得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九)采購組織形式
根據所有購置增加的車輛的具體方式,按: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12部門集中采購、2分散采購,據實填列。
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內的貨物、工程、服務集中進行的采購。
12部門集中采購:集中采購機構對列入部門集中采購目錄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集中采購。
2分散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非集中采購。
(十)原值
按固定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本欄數據由計算機自動生成)。
(十一)資金來源
按財政撥款、非財政撥款,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其中:
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財政撥款購置資產的金額。財政撥款包括一般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撥款。
非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除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購置資產的金額。
(十二)凈值
按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的賬面余額填列。
(十三)資產狀態(tài)
按1在用、2出租出借、3閑置、4待處置、5盤虧、6、逾期在用 選擇填列。
1在用:本單位占有的,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
2出租出借:本單位讓渡給其他單位使用的資產情況,并簽署相關租借協議。
3閑置:本年滿足使用條件但未投入使用的資產情況。
4待處置:除自用、出租出借、閑置、盤虧等以外的資產使用情形。
5盤虧:指盤點清查中發(fā)現短缺或少于帳面的資產情形。
6逾期在用:指超過約定時間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附屬資產信息登記使用。
(十四)編制情況
按是否在編分為01在編、02不在編、03未核定車編選項,據實填列。
(十五)資產用途
按101000省部級干部用車、102000主要負責人用車、103000機要通信用車、104000應急保障用車、105000執(zhí)法執(zhí)勤用車、105001一般執(zhí)法執(zhí)勘用車、105002執(zhí)法執(zhí)勘特種專業(yè)技術用車、106000特種專業(yè)技術用車、107000離退休干部服務用車、108000中管干部用車、109000其他用車、110000業(yè)務用車,選擇填列。
(十六)車輛類型
按1、轎車,2、越野車(含SUV),3、其他小型客車,4、中型客車,5、大型客車 ,6、其他 六種選項,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十七)備注
單位根據實際,需要補充說明的情況。
二十二、文物和陳列品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8表)
表樣調整:刪除“使用狀況”、“使用方向”;增加“配置批準單位”、“資產狀態(tài)”。
本表反映單位文物和陳列品資產的具體情況。
(一)資產名稱
按本單位通用設備資產實際名稱填報。
(二)資產編號
根據每條資產填列對應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分類代碼和名稱
根據《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_T 14885-2022)標準編碼的選項,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四)數量
按照各資產的數量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五)取得方式
按1新購、2調撥、3接受捐贈、4自建、5置換、6盤盈、7自行研制、8租賃、9部門內調劑、10部門間調劑、11其他 十一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1新購:以購買的方式配置資產。
2調撥:通過主管部門調撥方式取得資產。
3接受捐贈:通過接受捐贈形成資產。
4自建: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營建造以及出包給他人建造取得資產。
5置換:利用現有資產置換得到新資產。
6盤盈:在盤點清查過程中發(fā)現未曾入賬或超過賬面數量形成的資產。
7自行研制:自行研制形成資產的方式。
8租賃:指租入方式登記備查的資產。
9部門內調劑:指由本部門內部調劑使用的資產。
10部門間調劑:指從其他部門調劑取得的資產。
11其他:取得資產的其他方式。
(六)取得日期
根據該項資產實際購置或取得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七)采購組織形式
根據所有購置增加的車輛的具體方式,按: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12部門集中采購、2分散采購,據實填列。
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內的貨物、工程、服務集中進行的采購。
12部門集中采購:集中采購機構對列入部門集中采購目錄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集中采購。
2分散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非集中采購。
(八)原值
按固定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本欄數據由計算機自動生成)。
(九)資金來源
按財政撥款、非財政撥款,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其中:
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財政撥款購置資產的金額。財政撥款包括一般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撥款。
非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除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購置資產的金額。
(十)資產狀態(tài)
按1在用、2出租出借、3閑置、4待處置、5盤虧、6、逾期在用 選擇填列。
1在用:本單位占有的,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
2出租出借:本單位讓渡給其他單位使用的資產情況,并簽署相關租借協議。
3閑置:本年滿足使用條件但未投入使用的資產情況。
4待處置:除自用、出租出借、閑置、盤虧等以外的資產使用情形。
5盤虧:指盤點清查中發(fā)現短缺或少于帳面的資產情形。
6逾期在用:指超過約定時間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附屬資產信息登記使用。
(十一)備注
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補充需要說明的情況。
二十三、圖書檔案明細表(國管資明細09表)
表樣調整:取消“使用狀況”、“使用方向”;增加“配置批準單位”、“凈值”、“資產狀態(tài)”。
本表反映單位圖書檔案資產的具體情況。
(一)資產名稱
按本單位通用設備資產實際名稱填報。
(二)資產編號
根據每條資產填列對應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分類代碼和名稱
根據《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_T 14885-2022)標準編碼的選項,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四)數量
按照各資產的數量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五)取得方式
按1新購、2調撥、3接受捐贈、4自建、5置換、6盤盈、7自行研制、8租賃、9部門內調劑、10部門間調劑、11其他 十一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1新購:以購買的方式配置資產。
2調撥:通過主管部門調撥方式取得資產。
3接受捐贈:通過接受捐贈形成資產。
4自建: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營建造以及出包給他人建造取得資產。
5置換:利用現有資產置換得到新資產。
6盤盈:在盤點清查過程中發(fā)現未曾入賬或超過賬面數量形成的資產。
7自行研制:自行研制形成資產的方式。
8租賃:指租入方式登記備查的資產。
9部門內調劑:指由本部門內部調劑使用的資產。
10部門間調劑:指從其他部門調劑取得的資產。
11其他:取得資產的其他方式。
(六)取得日期
根據該項資產實際購置或取得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七)采購組織形式
根據所有購置增加的車輛的具體方式,按: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12部門集中采購、2分散采購,據實填列。
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內的貨物、工程、服務集中進行的采購。
12部門集中采購:集中采購機構對列入部門集中采購目錄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集中采購。
2分散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非集中采購。
(八)原值
按固定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本欄數據由計算機自動生成)。
(九)資金來源
按財政撥款、非財政撥款,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其中:
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財政撥款購置資產的金額。財政撥款包括一般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撥款。
非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除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購置資產的金額。
(十)資產狀態(tài)
按1在用、2出租出借、3閑置、4待處置、5盤虧、6、逾期在用 選擇填列。
1在用:本單位占有的,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
2出租出借:本單位讓渡給其他單位使用的資產情況,并簽署相關租借協議。
3閑置:本年滿足使用條件但未投入使用的資產情況。
4待處置:除自用、出租出借、閑置、盤虧等以外的資產使用情形。
5盤虧:指盤點清查中發(fā)現短缺或少于帳面的資產情形。
6逾期在用:指超過約定時間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附屬資產信息登記使用。
(十一)備注
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補充需要說明的情況。
二十四、家具用具明細表(國管資明細10表)
表樣調整:刪除“使用狀況”、“使用方向”、“辦公桌、書柜、文件柜、更衣柜類別”、“沙發(fā)類別”;增加“配置批準單位”、“資產狀態(tài)”。
本表反映單位家具用具裝具資產的具體情況。
(一)資產名稱
按本單位家具用具裝具資產實際名稱填報。
(二)資產編號
根據每條資產填列對應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分類代碼和名稱
根據《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_T 14885-2022)標準編碼的選項,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四)品牌
按照各資產的品牌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五)規(guī)格型號
按照各資產的規(guī)格型號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六)數量
按照各資產的數量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七)取得方式
按1新購、2調撥、3接受捐贈、4自建、5置換、6盤盈、7自行研制、8租賃、9部門內調劑、10部門間調劑、11其他 十一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1新購:以購買的方式配置資產。
2調撥:通過主管部門調撥方式取得資產。
3接受捐贈:通過接受捐贈形成資產。
4自建: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營建造以及出包給他人建造取得資產。
5置換:利用現有資產置換得到新資產。
6盤盈:在盤點清查過程中發(fā)現未曾入賬或超過賬面數量形成的資產。
7自行研制:自行研制形成資產的方式。
8租賃:指租入方式登記備查的資產。
9部門內調劑:指由本部門內部調劑使用的資產。
10部門間調劑:指從其他部門調劑取得的資產。
11其他:取得資產的其他方式。
(八)取得日期
根據該項資產實際購置或取得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九)采購組織形式
根據所有購置增加的車輛的具體方式,按: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12部門集中采購、2分散采購,據實填列。
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內的貨物、工程、服務集中進行的采購。
12部門集中采購:集中采購機構對列入部門集中采購目錄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集中采購。
2分散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非集中采購。
(十)原值
按固定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本欄數據由計算機自動生成)。
(十一)資金來源
按財政撥款、非財政撥款,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其中:
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財政撥款購置資產的金額。財政撥款包括一般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撥款。
非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除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購置資產的金額。
(十二)凈值
按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的賬面余額填列。
(十三)資產狀態(tài)
按1在用、2出租出借、3閑置、4待處置、5盤虧、6、逾期在用 選擇填列。
1在用:本單位占有的,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
2出租出借:本單位讓渡給其他單位使用的資產情況,并簽署相關租借協議。
3閑置:本年滿足使用條件但未投入使用的資產情況。
4待處置:除自用、出租出借、閑置、盤虧等以外的資產使用情形。
5盤虧:指盤點清查中發(fā)現短缺或少于帳面的資產情形。
6逾期在用:指超過約定時間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附屬資產信息登記使用。
(十四)備注
單位根據實際,需要補充說明的情況。
二十五、特種動植物明細表(國管資明細11表)
表樣調整:刪除“使用狀況”、“使用方向”;增加“配置批準單位”、“凈值”、“資產狀態(tài)”。
本表反映單位特種動植物資產的具體情況。
(一)資產名稱
按本單位通用設備資產實際名稱填報。
(二)資產編號
根據每條資產填列對應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分類代碼和名稱
根據《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_T 14885-2022)標準編碼的選項,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四)數量
按照各資產的數量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五)取得方式
按1新購、2調撥、3接受捐贈、4自建、5置換、6盤盈、7自行研制、8租賃、9部門內調劑、10部門間調劑、11其他 十一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1新購:以購買的方式配置資產。
2調撥:通過主管部門調撥方式取得資產。
3接受捐贈:通過接受捐贈形成資產。
4自建: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營建造以及出包給他人建造取得資產。
5置換:利用現有資產置換得到新資產。
6盤盈:在盤點清查過程中發(fā)現未曾入賬或超過賬面數量形成的資產。
7自行研制:自行研制形成資產的方式。
8租賃:指租入方式登記備查的資產。
9部門內調劑:指由本部門內部調劑使用的資產。
10部門間調劑:指從其他部門調劑取得的資產。
11其他:取得資產的其他方式。
(六)取得日期
根據該項資產實際購置或取得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七)采購組織形式
根據所有購置增加的車輛的具體方式,按: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12部門集中采購、2分散采購,據實填列。
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內的貨物、工程、服務集中進行的采購。
12部門集中采購:集中采購機構對列入部門集中采購目錄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集中采購。
2分散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非集中采購。
(八)原值
按固定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本欄數據由計算機自動生成)。
(九)資金來源
按財政撥款、非財政撥款,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其中:
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財政撥款購置資產的金額。財政撥款包括一般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撥款。
非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除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購置資產的金額。
(十)資產狀態(tài)
按1在用、2出租出借、3閑置、4待處置、5盤虧、6、逾期在用 選擇填列。
1在用:本單位占有的,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
2出租出借:本單位讓渡給其他單位使用的資產情況,并簽署相關租借協議。
3閑置:本年滿足使用條件但未投入使用的資產情況。
4待處置:除自用、出租出借、閑置、盤虧等以外的資產使用情形。
5盤虧:指盤點清查中發(fā)現短缺或少于帳面的資產情形。
6逾期在用:指超過約定時間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附屬資產信息登記使用。
(十一)備注
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補充需要說明的情況。
二十六、無形資產明細表(國管資明細12表)
表樣調整:刪除“形成方式”、“使用狀況”、“使用方向”;增加“配置批準單位”、“資產狀態(tài)”。
(一)資產名稱
按本單位無形資產實際名稱填列。
(二)資產編號
根據每條無形資產填列對應的資產編號。
(三)資產分類代碼和名稱
根據無形資產標準編碼的選項(不包含土地使用權),各單位自行選擇填列。
(四)開發(fā)方
填列該項資產的開發(fā)單位。
(五)數量
填列該項資產的數量。
(六)取得方式
按1新購、2調撥、3接受捐贈、4自建、5置換、6盤盈、7自行研制、8租賃、9部門內調劑、10部門間調劑、11其他 十一種選項,各單位據實填列。
1新購:以購買的方式配置資產。
2調撥:通過主管部門調撥方式取得資產。
3接受捐贈:通過接受捐贈形成資產。
4自建: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營建造以及出包給他人建造取得資產。
5置換:利用現有資產置換得到新資產。
6盤盈:在盤點清查過程中發(fā)現未曾入賬或超過賬面數量形成的資產。
7自行研制:自行研制形成資產的方式。
8租賃:指租入方式登記備查的資產。
9部門內調劑:指由本部門內部調劑使用的資產。
10部門間調劑:指從其他部門調劑取得的資產。
11其他:取得資產的其他方式。
(七)取得日期
根據該項資產實際購置或取得具體日期填寫,如xxxx年xx月xx日。
(八)采購組織形式
根據所有購置增加的車輛的具體方式,按: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12部門集中采購、2分散采購,據實填列。
11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內的貨物、工程、服務集中進行的采購。
12部門集中采購:集中采購機構對列入部門集中采購目錄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集中采購。
2分散采購:采購人對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服務進行的非集中采購。
(九)原值
按固定資產賬面實際入賬價值填列(本欄數據由計算機自動生成)。
(十)資金來源
按財政撥款、非財政撥款,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其中:
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財政撥款購置資產的金額。財政撥款包括一般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撥款。
非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除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購置資產的金額。
(十一)資產凈值
資產折舊、攤銷后的凈值。
(十二)資產狀態(tài)
按1在用、2出租出借、3閑置、4待處置、5盤虧、6、逾期在用 選擇填列。
1在用:本單位占有的,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
2出租出借:本單位讓渡給其他單位使用的資產情況,并簽署相關租借協議。
3閑置:本年滿足使用條件但未投入使用的資產情況。
4待處置:除自用、出租出借、閑置、盤虧等以外的資產使用情形。
5盤虧:指盤點清查中發(fā)現短缺或少于帳面的資產情形。
6逾期在用:指超過約定時間且處于在用狀態(tài)的資產情況,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附屬資產信息登記使用。
(十三)軟件品牌歸屬地
此指標只有中央國家機關本級填寫。
按1國內品牌、2國外品牌,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十四)軟件類型
此指標只有中央國家機關本級填寫
按1辦公軟件(文檔處理等)、2軟件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中間件等)、3數據庫軟件、4應用軟件(各類管理系統(tǒng)及常用工具)、5測試軟件、6其他軟件,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
(十五)授權許可類型
此指標只有中央國家機關本級填寫。
按1單機版、2網絡版、3未授權,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如果是非正版軟件,請選擇“3未授權”)。
(十六)備注
單位根據實際,補充需要說明的情況。
二十七、在建工程明細表(國管資明細13表)
表樣調整:增加“所在地區(qū)”。
本表反映單位年末在建工程情況,包括基本建設項目以及不屬于基本建設項目的各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信息系統(tǒng)建設等。
(一)項目名稱
填列在建工程項目名稱。
(二)資產編號
根據每條在建工程填列對應的資產編號。
(三)是否為房屋及其構筑物
按01是、02否的選項,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
(四)坐落位置
按在建工程項目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五)占地面積
按在建工程項目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六)開工日期
《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或已批準的開工報告注明的開工日期,無施工許可證或無相關批復的,填寫實際開工日期。
(七)工程建設情況
按1在建、2停建、3建成未使用、4已投入使用、5已轉固 選擇填列。若選填“建成未使用”則需填寫“未轉固原因”,若選填“已投入使用”,則需同時填寫“投入使用日期”和“未轉固原因”。
(八)計劃投資總額
根據在建工程項目總概算數額填列,如有調整,按調整后的金額填列。
(九)累計完成投資
根據在建工程項目歷年累計已到 位的投資金額填列。
(十)當年投資額
根據在建工程項目當年已到位的投資金額填列。
(十一)期初賬面數
反映在建工程項目本期期初財務賬面數。
(十二)期末賬面數
反映在建工程項目期末財務賬面數,暫未實行基建并賬的單位,參照有關會計制度的并賬要求填報。
(十三)資金來源
按財政撥款、非財政撥款,各單位據實自行選擇填列。其中:
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財政撥款進行工程建設的金額。財政撥款包括一般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撥款。
非財政撥款:填列單位使用除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進行工程建設的金額。
(十四)投入使用日期
反映在建工程項目投入使用的時間,各單位據實自行填列。
(十五)未轉固時間
反映已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從投入使用時間到2023年末的月數,由系統(tǒng)自動計算生成,未轉固時間(月)=年末截至月-投入使用月。
(十六)未轉固原因
按照工程實際未轉固原因填列。
二十八、資產管理報告書撰寫提綱
(一)部門(單位)基本情況
1、部門職能簡介。
2、人員及機構情況,包括其增減變動等情況。
(二)資產總量和變動情況
1、資產負債總量情況。
2、本系統(tǒng)年初、年末資產總量,當年配置、使用、處置和效益情況。
3、機關本級年初、年末資產總量,當年配置、使用、處置和效益情況。
4、對實物、資產賬、財務賬之間的差額進行具體說明。
5、報表需要說明的其他內容。
(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
1.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有資產管理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情況。
2.推進完善本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資產管理制度建立、實施情況。
3.資產管理信息化、標準化情況。
(1)推廣使用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平臺情況(包含更新資產管理信息卡片庫等),貫徹執(zhí)行《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通用辦公家具規(guī)格和性能指南》情況等。
(2)本部門資產管理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情況。
(3)工作中的經驗和問題。
4.落實《關于提高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效能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y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情況。
(1)機關本級和所屬單位落實《實施意見》實際成效。(包含通過本項工作盤活資產數量、節(jié)約資產運行耗費情況等)
(2)工作中的經驗和問題。
5.資產管理具體做法與經驗。
(1)部門資產管理總體情況、特點及做法等。
(2)機關本級資產管理的情況、特點及做法等。
(3)部門所屬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管理的情況、特點及做法等。
6.其他與國有資產管理有關的重要情況。
(四)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1、巡視、審計查出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2、往年國有資產決算批復指出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議
第三部分 問題解答
一.編報資產年度決算報告的目的和意義?
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年度決算報告是全面反映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國有資產整體存量情況和使用、變動狀況的一種基礎制度,是對各部門國有資產管理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和監(jiān)督檢查的重要內容。
二.編報資產年度決算報告的范圍是什么?
編報資產年度決算報告的單位范圍: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各直屬事業(yè)單位,高法院、高檢院和社會團體,以及上述部門所屬各級行政事業(yè)單位。
上述范圍內財務獨立核算單位都應逐戶編制和錄入本套報表。垂直管理機構(單位)和管理級次較多的其他部門(單位)需分戶錄入到三級單位。
三.2023年度國有資產決算報表較往年是否有較大改動?
報表體系較去年略有調整,主要包括(以2022年度決算報表為基礎):
1、明細表有原來16張明細表變動為13張明細表。
2、原來的房屋明細表和構筑物明細表現在統(tǒng)一合成一張明細表,現表名為房屋和構筑物明細表。
3、原來的通用設備明細表和專用設備明細表合并,現表名設備明細表。
4、原來的土地使用權明細表信息合并到原土地明細表中。
四.新報因素如何選擇?上年代碼如何填報?
填報2022年數據時選擇新增單位的,在填報2023年數據時選擇連續(xù)上報。單戶表填報上年組織機構代碼加0,匯總表填報上年組織機構代碼加7。
五.沒有預算編碼的非預算單位如何填報預算代碼?
建議按照上級主管部門預算編碼逐級添加三位。例如某單位001,下屬單位001002,其下屬非預算單位可編為001002001。
六.填報口徑是什么?
本決算全口徑反映單位資產情況。包括財政撥款和其他資金形成的資產。執(zhí)行《科學事業(yè)單位會計制度》、《中小學校會計制度》、《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醫(yī)院會計制度》、《測繪事業(yè)單位會計制度》、《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企業(yè)會計制度》或《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事業(yè)單位,以及執(zhí)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的單位,參照財政部部門決算“會計科目與財政部部門決算報表對應關系表”設定的口徑填報本套決算報表。
七.在涉及對各項資產采購組織形式的填列中,各部門根據保密規(guī)定,已報經主管部門批準,自行采購的涉密類辦公設備、辦公家具或公務用車,是否屬于政府集中采購率中的集中采購范圍?
屬于。類似情況“采購組織形式”填寫集中采購機構,并在資產決算報表的資產管理報告書中專門說明。
八.已出售給職工的住房如何填報?
已出售給職工的住房按照財政部有關文件(《財政部關于印發(fā)<關于國家行政機關住房改革支出經費賬務處理有關問題的規(guī)定>的通知》(財庫[2001]56號)、《財政部關于印發(fā)<事業(yè)單位住房基金和離退休經費會計核算規(guī)定>的通知》(財會字[1999]32號)),可以依據相關手續(xù)進行賬務處理。2023年決算時還沒有進行賬務處理的,應填報有關房產的信息,包括建筑面積,使用方向可選擇“其他”,并在備注中進行說明;如果沒有出售給職工,而且有出租出借現象,應據實填報。
九.房屋構筑物本年部分增加(如維修等)、其他資產更換零件等導致價值增加如何填報?
本年對房屋及構筑物進行改造等增加造價的,需按照實際增加日期單獨填報一行資產,數量(面積)作合理拆分,以便匯總取得本年增加數。
十.“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明細表”中“通過服務平臺處置資產原值”如何填報?
“固定資產處置明細表”中“原值”項目下有“通過服務平臺處置資產原值”,根據2023年度通過服務平臺審批處置的資產原值填列。
十一.實物資產與賬面不符,如何填報?
以財務賬目數據填報,同時將不符情況在資產管理報告書中說明。
十二.當年增加,并且當年減少的資產如何填報?
例如:主管部門當年購置10臺計算機,調配給所屬單位8臺。應該如何填報?
各資產明細表反映的是截止年底的實有資產。對于主管部門,年底實有計算機為2臺,因此在電子產品明細表中填2臺計算機;此外,在資產處置明細表中填寫8臺處置。
為了便于統(tǒng)計,當年新增又當年減少的這部分資產的價值不會反應在總表中,但仍要求將這部分資產填列在資產處置明細表內。這部分資產填列完成后,點“運算”時價值、數量等信息會被清空并存儲到后臺。
十三.資產賬與財務賬年初數核對不上,但年末數對上了,應該怎么處理?
報表的運算勾稽關系是根據年末數倒擠出年初數,即年初數=年末數+減少數-增加數,當資產基本情況表與資產負債表中年末數核對無誤,而年初數無法核對上時,請檢查本年增加數(即各張明細表)與本年減少數,或查看明細表中是否有原值變動直接進行說明即可。
十四.各單位的用戶名和密碼是什么?
系統(tǒng)用戶名與原系統(tǒng)賬號一致。賬號最后一位是7則對應是匯總賬號,賬號最后一位是0則對應是本級賬號/填報賬號。密碼將做統(tǒng)一更新(初始密碼為1QAZ@wsx,請注意大小寫),用戶自行修改密碼功能后續(xù)上線。
十五.單位填報報表時,應使用什么瀏覽器?
信創(chuàng)環(huán)境:360、奇安信等;
Windows環(huán)境:360安全瀏覽器、谷歌。
附件4:2023年度決算報告-用戶操作手冊-主管單位.docx
附件預覽
附件5:2023年度決算報告-用戶操作手冊-基層單位.docx
附件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