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機關:政務院(已變更)
批準機關:中央人民政府(已變更)
公布日期:1951.02.20
批準日期:1951.02.20
施行日期:1951.02.20
時效性:失效
效力位階:法律
失效依據(j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
(1951年2月9日政務院第七十一次政務會議通過 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批準)
第一條 根據(jù)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第七條的規(guī)定,為懲治反革命罪犯,鎮(zhèn)壓反革命活動,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以推翻人民民主政權,破壞人民民主事業(yè)為目的之各種反革命罪犯,皆依本條例治罪。
第三條 勾結帝國主義背叛祖國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第四條 策動、勾引、收買公職人員、武裝部隊或民兵進行叛變,其首要分子或率隊叛變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其他參與策動、勾引、收買或叛變者,處十年以下徒刑;其情節(jié)重大者,加重處刑。
第五條 持械聚眾叛亂的主謀者、指揮者及其他罪惡重大者處死刑;其他積極參加者處五年以上徒刑。
第六條 進行下列間諜或資敵行為之一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其情節(jié)較輕者處五年以上徒刑:
(一)為國內外敵人竊取、刺探國家機密或供給情報者;
(二)為敵機、敵艦指示轟擊目標者;
(三)為國內外敵人供給武器軍火或其他軍用物資者。
第七條 參加反革命特務或間諜組織,有下列情節(jié)之一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其情節(jié)較輕者處五年以上徒刑:
(一)受國內外敵人派遣潛伏活動者;
(二)解放后組織或參加反革命特務或間諜組織者;
(三)解放前組織或領導反革命特務或間諜組織,及其他罪惡重大,解放后無立功贖罪表現(xiàn)者;
(四)解放前參加反革命特務或間諜組織,解放后繼續(xù)參加反革命活動者;
(五)向人民政府登記、自首后繼續(xù)參加反革命活動者;
(六)經人民政府教育釋放仍繼續(xù)與反革命特務、間諜聯(lián)系或進行反革命活動者。
第八條 利用封建會門,進行反革命活動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其情節(jié)較輕者處三年以上徒刑。
第九條 以反革命為目的,策謀或執(zhí)行下列破壞、殺害行為之一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其情節(jié)較輕者處五年以上徒刑:
(一)搶劫、破壞軍事設施、工廠、礦場、森林、農場、堤壩、交通、銀行、倉庫、防險設備或其他重要公私財物者;
(二)投放毒物、散播病菌或以其他方法,引起人、畜或農作物之重大災害者;
(三)受國內外敵人指使擾亂市場或破壞金融者;
(四)襲擊或殺、傷公職人員或人民者;
(五)假借軍政機關、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名義,偽造公文證件,從事反革命活動者。
第十條 以反革命為目的,有下列挑撥、煽惑行為之一者,處三年以上徒刑;其情節(jié)重大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一)煽動群眾抗拒、破壞人民政府征糧、征稅、公役、兵役或其他政令之實施者;
(二)挑撥離間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或人民與政府間的團結者;
(三)進行反革命宣傳鼓動、制造和散布謠言者。
第十一條 以反革命為目的偷越國境者,處五年以上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第十二條 聚眾劫獄或暴動越獄,其組織者、主謀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其他積極參加者處三年以上徒刑。
第十三條 窩藏、包庇反革命罪犯者,處十年以下徒刑;其情節(jié)重大者,處十年以上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第十四條 凡犯本條例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酌情從輕、減輕或免予處刑:
(一)自動向人民政府真誠自首悔過者;
(二)在揭發(fā)、檢舉前或以后真誠悔過立功贖罪者;
(三)被反革命分子脅迫、欺騙,確非自愿者;
(四)解放前反革命罪行并不重大,解放后又確已悔改并與反革命組織斷絕聯(lián)系者。
第十五條 凡犯多種罪者,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者外,應在總和刑以下,多種刑中的最高刑以上酌情定刑。
第十六條 以反革命為目的之其他罪犯未經本條例規(guī)定者,得比照本條例類似之罪處刑。
第十七條 犯本條例之罪者,得剝奪其政治權利,并得沒收其財產之全部或一部。
第十八條 本條例施行以前的反革命罪犯,亦適用本條例之規(guī)定。
第十九條 對反革命罪犯,任何人均有向人民政府揭發(fā)、密告之權,但不得挾嫌誣告。
第二十條 犯本條例之罪者,在軍事管制時期內由各地軍區(qū)司令部、軍事管制委員會或剿匪指揮機關所組織之軍事法庭依照本條例審判之。
第二十一條 本條例自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批準公布之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