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草草浮力影院|亚洲无码在线入口|超碰免频在线播放|成人深夜视频在线|亚洲美国毛片观看|69无码精品视频|精品有码一区二区|69式人人超人人|国产人人人人人操|欧美久久天天综合

網站首頁 律師查詢 法規(guī)查詢    合肥律師招聘    關于我們  
合肥律師門戶網
刑事辯護 交通事故 離婚糾紛 債權債務 遺產繼承 勞動工傷 醫(yī)療事故 房產糾紛
知識產權 公司股權 經濟合同 建設工程 征地拆遷 行政訴訟 刑民交叉 法律顧問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法規(guī)查詢 » 中央法規(guī)司法解釋 » 正文
(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關于印發(fā)《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十二)》的通知(之一)
來源: www.yestaryl.com   日期:2023-02-10   閱讀:

發(fā)文機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

發(fā)文日期2022年09月21日

時效性現(xiàn)行有效

發(fā)文字號法改組發(fā)〔2022〕1號

施行日期2022年09月21日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

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推動修改民事訴訟法,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法實施以來,各級人民法院切實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此次修法的重要意義,認真貫徹落實民事訴訟法修改決定要求,進一步提升民事審判工作質效和水平,努力開創(chuàng)民事審判工作新局面,形成了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立足新法修改后司法確認的規(guī)則變化,有的法院拓寬實踐探索渠道,強化規(guī)范指引,優(yōu)化司法確認制度;結合新法關于小額訴訟程序的新規(guī)定,有的法院制定小額訴訟程序適用正負面清單,完善要素式審理模式,嚴格把控案件質量,推動小額訴訟案件步入公正高效便捷的良性軌道;圍繞基層法院獨任制普通程序適用,有的法院細化適用案件類型,健全程序適用識別機制,強化訴訟權利保障,有效釋放訴訟程序效能;圍繞落實二審獨任制,有的法院進一步明確適用條件和判斷標準,完善審判組織轉換機制,加強審判監(jiān)督管理,推動二審獨任案件提質增效;有的法院以新法實施為契機,深度激活電子訴訟制度效能,完善在線流程規(guī)范,大力加強平臺建設,推動在線訴訟全方位提檔升級。

為進一步加強改革成效宣傳和經驗總結交流,全面貫徹落實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在廣泛收集和深入挖掘各地做法的基礎上,選擇創(chuàng)新力度大、落實舉措實、實踐效果好、可復制可推廣性強的典型經驗,編寫形成了《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十二)》,現(xiàn)予印發(fā),供各級人民法院參考借鑒。

各高級人民法院要落實好主體責任,充分調動轄區(qū)法院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繼續(xù)推動新法的統(tǒng)一正確實施,認真總結提煉有特色、有亮點、有成效的改革創(chuàng)新做法,不斷完善改革案例挖掘、培育、指導機制,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及時報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最高人民法院將繼續(xù)選編典型案例予以印發(fā)。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

2022年9月21日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十二)

目 錄

【案例180】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深化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 實現(xiàn)“大體量”法院辦案模式提檔升級

【案例181】天津市河北區(qū)人民法院:優(yōu)化司法確認制度 助力多元解紛提質增效

【案例182】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構建精準化規(guī)范化工作機制 穩(wěn)步推進二審獨任制適用

【案例183】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qū)人民法院:激活在線訴訟制度效能 打造全鏈條、全周期、全天候在線服務新格局

【案例184】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qū)人民法院:完善獨任制適用機制 充分釋放程序效能

【案例185】河南省濮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構建“三精”管理模式 確保二審獨任制落實見效

【案例186】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人民法院:打造多層次現(xiàn)代化訴訟程序體系 推動基層法院審判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案例187】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qū)人民法院:抓好庭前庭審宣判三環(huán)節(jié) 跑出小額訴訟“加速度”

【案例188】重慶市江津區(qū)人民法院:打造全流程全要素審理模式

推動小額訴訟案件高效規(guī)范辦理

【案例189】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人民法院:科學適用獨任制普通程序 促進辦案質量效率雙提升

【案例19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強化科技支撐 提升應用實效 努力滿足各族人民群眾在線訴訟新需求

改革案例第180號

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深化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 實現(xiàn)“大體量”法院辦案模式提檔升級

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施行以來,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立足案件“大體量”實際,聚焦群眾高效、便捷、權威解紛的司法需求,堅持集成式解紛、專業(yè)化布局、智慧型運轉,深化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成效,推動實現(xiàn)公正與效率的有機統(tǒng)一。今年1至8月,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51013件。其中,適用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序結案27252件,占一審民商事案件的53.42%;小額訴訟程序平均審理用時較法定審限縮短三分之一,簡易程序平均審理用時較法定審限縮短一半。

一、集成式解紛,完善簡案快審模式

一是“一體化”訴調對接高效化解糾紛。加強調解隊伍建設,整合轄區(qū)內187名調解員、10余家調解組織參與訴前調解,制定《調解組織及特邀調解員工作管理辦法》,嚴把選任標準、規(guī)范工作流程;按照調解員專業(yè)特長編入速裁團隊,法官“一對一”指導,提升糾紛化解成效。強化司法確認保障,制定《司法確認工作實施細則》,依托北京法院“分調裁”一體化平臺,打造“在線調解+司法確認”新模式,推動多元調解與司法確認無縫銜接。今年1至8月,“多元調解+速裁”結案44560件,訴前委派調解糾紛24570件。

二是“全鏈條”建章立制推動程序適用。堅持提高效率不降標準、簡化程序不減權利,細化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序規(guī)則,使法官善用、當事人愿用。圍繞規(guī)范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序運行,出臺6項工作細則,制作19項文書模板、流程圖示等配套文件,增強規(guī)范度和實操性。圍繞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印發(fā)《小額訴訟程序告知書》、參訴“通知詞”“告知詞”等示范文本,在當事人坐席張貼《訴訟權利告知書》,釋明程序適用依據、標準和救濟途徑,引導當事人選擇適用。

三是“要素化”審理模式簡化訴訟流程?;陬愋突讣壤^高的收案結構,制定《要素化審判工作實施細則》,探索推廣要素化審判。提煉要素化信息,梳理金融借款、勞動爭議、物業(yè)糾紛等8類案件要素,按照必填、選填、補充三類,設計兼具普適性和靈活性的《訴訟要素表》。開展要素式庭審,法官圍繞案件要素,快速核對事實,鎖定爭議焦點,進行重點審查,促進快審快結。適用要素式文書,制作令狀式、表格式簡易文書模板,突出案件要素,調整文書結構,精簡裁判說理,壓縮文書篇幅,部分信用卡糾紛中已實現(xiàn)“單頁判決”。

二、專業(yè)化布局,增進繁案精審成效

一是“資源聚合”提升專業(yè)審判能力?!昂啺缚鞂彙贬尫帕烁鄬徟匈Y源,為繁案專業(yè)化、精細化辦理奠定基礎。在醫(yī)療糾紛、公司糾紛、金融審判、知識產權等專業(yè)領域,選任理論功底深厚、業(yè)務技能過硬的資深法官,組建39個辦案類型集中、輔助力量充足、研究能力突出的精審團隊;立足8家人民法庭打造“一法庭一樣板”工作格局,結合轄區(qū)特點優(yōu)化涉老、少年、涉外等人民法庭專業(yè)建設,推動審理機制不斷創(chuàng)新、審判水平不斷提升。先后審結北京首例比特幣“挖礦”合同無效案、“私域流量”糾紛案等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民法典“自甘風險”適用第一案榮獲“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

二是“上下協(xié)同”促進裁判尺度統(tǒng)一。團隊層面,強化合議庭審判職責,根據案件類型、評議階段試行要素式合議,制定《合議要素規(guī)范指引》17份,探索9類案件合議同步錄音錄像,提升合議規(guī)范度、完整度。庭室及業(yè)務口層面,發(fā)揮專業(yè)法官會議咨詢作用,確保疑難復雜案件即時匯總、類案及關聯(lián)案件檢索前置,實現(xiàn)案件研討常態(tài)化、長效化,今年1至8月,召開專業(yè)法官會議68次,形成會議紀要、類案規(guī)則等材料匯編38份。全院層面,審判委員會討論審議疑難復雜案件35件,形成全局性指導意見,解決法律適用分歧;堅持“一案三查”原則,健全案件評查體系,今年前8個月,專項評查、常規(guī)評查案件3次共500余件,發(fā)布評查報告、案件質量評估報告8份。

三是“內外聯(lián)動”培育審判調研精品。立足案件資源優(yōu)勢和改革實踐經驗,大力開展調查研究,促進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建設“朝法智庫”,聘請近70名專家學者擔任智庫委員,為案件辦理、改革深化提供咨詢意見,召開“微信號權屬法律問題”“人口老齡化社會與法律問題”“擔保類疑難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等研討會,研究解決審判中的疑難復雜、新類型、前沿性問題。建強調研體系,以審管辦(研究室)為樞紐,組建覆蓋全院的核心調研組,著力培育調研精品,每個庭室每年承擔一項類案研究重點課題,形成小額訴訟程序適用、民事案件繁簡識別等改革專項研究成果30余篇,今年已發(fā)布涉數字經濟知識產權糾紛、金融審判等審判白皮書,47篇案例入選《中國法院年度案例》。

三、智慧型運轉,健全配套保障機制

一是“智能識別”實現(xiàn)精準分流。探索“人工+智能”案件識別模式,程序分流專管員依托分案系統(tǒng),研判案由、標的額、當事人數量、調解意愿、社會影響等因素,對案件進行智能甄別、隨時標記、高效分流。適宜調解的案件由調解員開展調解,簡易案件轉入速裁團隊審理,復雜案件直接移交精審團隊,以精準識別推動“分調裁審”順暢銜接、高效運轉,避免程序“回轉”“倒流”,最大限度壓縮案件“在途”時長。

二是“自動模式”提升訴訟效率。探索庭審記錄方式改革,以全程錄音錄像代替?zhèn)鹘y(tǒng)書面筆錄,制定《庭審記錄方式改革實施細則》,明確適用案件“正負面清單”,保存電子數據同時刻盤入卷,確保庭審記錄連續(xù)、完整、可查。自主研發(fā)“類型案件智能審”“裁判文書智慧眼”平臺,集成肖像權、汽車金融等6類案件辦理系統(tǒng),大數據抓取案件要素,電子卷宗自動生成、裁判標準智能輔助、批量案件集中辦理;文書智能生成系統(tǒng)嵌入審判系統(tǒng),批量生成裁判文書,自動篩查文書瑕疵,提高文書制作效率。

三是“在線運行”拓展訴訟空間。完善電子送達機制,制定《電子送達工作實施細則》,以電話、短信、電子郵件等簡便方式通知、傳喚訴訟參與人,在線送達訴訟材料、裁判文書。拓展智慧庭審空間,印發(fā)“線上開庭操作指南”,依托北京法院“云法庭”、朝陽區(qū)法院“案件空間”系統(tǒng)等多元平臺,在線立案、在線舉證、在線調解、在線庭審,讓群眾盡享“指尖訴訟、掌上開庭”便利。今年1至8月,電子送達適用案件76648件,電子送達適用率達88.22%;在線立案65246件,在線開庭33453次,在線庭審總時長超過4萬個小時。

改革案例第181號

天津市河北區(qū)人民法院:優(yōu)化司法確認制度 助力多元解紛提質增效

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對司法確認程序進行優(yōu)化完善,進一步發(fā)揮了司法確認制度對多元解紛機制的促進保障作用,提升整體司法效能。天津市河北區(qū)人民法院深入貫徹實施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通過拓寬渠道、強化銜接、規(guī)范指引,全力優(yōu)化司法確認制度,為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和增強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提供強力司法保障。

一、拓寬渠道、全面延伸司法確認適用廣度

根據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拓展司法確認程序適用范圍的相關規(guī)定,對接各類解紛資源,為更多調解組織參與多元解紛提供保障。

一是打造與各調解組織聯(lián)動格局。將司法確認制度作為調解組織開展工作的補強支撐與后盾力量,打通群眾“零成本”解紛路徑。今年4月,與區(qū)工商聯(lián)、商會組織在商圈成立法官工作室,邀請商會會員參與調解,高效化解涉民營企業(yè)糾紛,自成立以來受理司法確認案件55件,努力構建“無訟商圈”;對接交警支隊、保險公司和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設立每周一天“陽光調解日”,推動道交糾紛多元化解,訴前化解成功率達97%;對接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促進勞動糾紛妥善化解。今年1至8月,通過“調解組織+司法確認”方式,有效化解糾紛313件,確認有效率100%,平均確認周期僅為2.37天。

二是打造優(yōu)質線上調解隊伍。充分運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整合非訴訟解紛資源,實名認證并公示調解員信息,方便當事人自主選擇,讓優(yōu)質解紛力量“看得見”。截至目前,共吸納5家調解組織和18名調解員參與線上調解工作,涉及勞動爭議、交通事故、涉企糾紛等領域。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訴前調解案件80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65%以上。對于糾紛調解成功的,由調解員指導或協(xié)助當事人在線提交司法確認申請,為在線司法確認程序有序運行做足準備。

三是打造在線確認“快車道”。主動適應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形勢下對司法工作的新挑戰(zhàn),在院內廣泛應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的同時,在齊魯銀行天津分行、河北區(qū)月牙河街道、數智金融審判巡回法庭等建立在線司法確認工作室,實現(xiàn)司法確認數據全流程線上交互對接。網上司法確認案件的平均審查用時不到2天,大大縮短了辦理周期,提升辦案效率。今年以來,該院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申請司法確認案件占全部申請司法確認案件數的62%。

二、程序銜接、全程提升司法確認適用效能

完善司法確認程序與訴訟輔導、委派調解及執(zhí)行等階段的有機銜接,鼓勵引導當事人選擇非訴訟程序解決糾紛,推動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

一是將訴訟服務與司法確認銜接,提升知曉度。在導訴和立案階段采用“雙分流”工作機制。首先,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訴訟輔導工作臺,由法官助理、律師等擔任導訴員,以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對司法確認制度的最新規(guī)定為重點,將法律法規(guī)的宣講及釋明前移至導訴階段,提升群眾知曉度。立案時再由法官發(fā)放訴前調解和司法確認告知書,對當事人進行再次引導和分流。今年以來共提供訴訟輔導5000余人次。通過“雙分流”工作機制,70%的案件當事人有意愿通過訴前調解和司法確認程序解決糾紛,進一步增強了司法確認的社會認知度和認同感。

二是將調解與司法確認銜接聯(lián)動,提升專業(yè)度。充分把握法院在司法確認程序中的主導地位,組建專門司法確認工作團隊,完善專人指導、信息共享等機制,確保訴前調解與司法確認程序有效銜接。針對批量案件探索“示范調解+司法確認”模式,成功化解93起涉疫教育服務合同糾紛,累計引導600余件系列案件訴外解決。成立數智金融審判巡回法庭,全面整合金融監(jiān)管、金融調解組織等解紛力量,將出現(xiàn)逾期、尚未正式起訴的糾紛納入訴前調解和司法確認范疇,推出金融糾紛一站式司法確認機制,確保行業(yè)調解、人民調解和司法確認程序緊密對接,推動金融糾紛集約高效化解。今年以來,訴前化解糾紛600余件,形成司法確認85件,涉案金額455萬元。對調解不成的案件,固定無爭議事實后轉入速裁團隊,88.5%的民事案件通過小額訴訟、速裁等簡易程序化解。

三是將執(zhí)行與司法確認銜接聯(lián)動,增強公信度。自2021年7月起,該院成立簡易案件快執(zhí)團隊,配備年輕干警進入團隊,打通司法確認案件快速執(zhí)行通道。法官出具司法確認裁定后,立即告知當事人申請立案執(zhí)行,速執(zhí)團隊接案后快速執(zhí)行,確保司法確認程序與速執(zhí)機制有效對接,真正實現(xiàn)簡案快辦、繁案精辦。自速執(zhí)團隊成立以來,新收執(zhí)行案件2359件,已結1999件,平均審限32天,有效縮短案件辦理期限,各類執(zhí)行質效指標得到明顯提升。

三、規(guī)范指引、全力確保司法確認適用規(guī)范

結合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實施,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建設和流程管理,與各方共同推動誠信調解,確保司法確認的權威性。

一是構建“1+3”制度體系。形成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實施辦法為核心,以司法確認、特邀調解、訴調對接等工作規(guī)則為重點的制度體系,確保司法確認制度在多元解紛體系下高效運行。根據新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明確和細化申請司法確認的條件、程序和時限,細化司法確認申請方式、申請材料清單、審查處理程序等具體事項。針對不同糾紛類型形成調解會議筆錄關鍵內容和調解協(xié)議等通用文書模版,由法院工作人員和調解員填寫后,全程隨案流轉,確保信息留痕可查。

二是構建虛假調解識別機制。針對民間借貸、金融借款合同等虛假調解多發(fā)案件,制定風險防范指南,羅列常見虛假調解情形,及時推送給調解員。向調解人員強調應當對當事人及代理人身份真實性、證據鏈條完整性等內容進行重點核實,增強調解員的職業(yè)敏感性和防范意識。在立案階段,通過關聯(lián)案件智能輔助系統(tǒng)做好預警防范,及時發(fā)現(xiàn)識別。在司法確認階段,法官結合當事人的訴求、庭審狀態(tài)及涉訟情況等進行進一步審慎核查,設置預警節(jié)點,當出現(xiàn)相應預警信息時,法官應當及時介入對調解協(xié)議的審查。自該項機制實施以來,篩查出虛假調解案件2件,有效保障了司法確認結果的司法公信力。

三是構建量化考核機制。將司法確認工作量納入法官個人業(yè)績考評體系,在法官承辦案件數量得分基礎上另行加分,提高法官適用司法確認程序的積極性。嚴格節(jié)點管控,每季度對司法確認案件進行常態(tài)化評查。充分運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能留痕、可追蹤的特點,通過動態(tài)監(jiān)測司法確認程序案件收立、調解、流轉、審查等環(huán)節(jié),能夠實時統(tǒng)計調解導入量、裁定確認量等數據,為法院量化司法確認工作,統(tǒng)計案件數量和法官工作量提供依據,為工作考核、褒獎先進提供參考。

改革案例第182號

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構建精準化規(guī)范化工作機制 穩(wěn)步推進二審獨任制適用

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將獨任制適用范圍擴大到第二審程序,為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推動二審繁簡分流提供了制度支撐。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聚焦精準適用、程序保障、制約監(jiān)督三個方面,完善舉措、健全機制,有序推進二審獨任制適用,在釋放制度活力的同時,促進審判效率與質量更高水平統(tǒng)一。今年以來,二審獨任制適用率逐步提高,其中在侵犯商標權、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著作權侵權、特許經營合同等四類案件中,適用率達35.4%,平均審理天數38.3天,無一起案件進入再審。

一、“三個重點”強化精準適用,確?!耙酪?guī)不失范”

聚焦精準適用二審獨任制這一基礎,細化適用標準,健全甄別機制,優(yōu)化審判資源,確保循序漸進推進改革落地落實。

一是建立清單式標準。在準確把握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一條、四十二條“正面清單+負面清單”民事二審獨任制案件適用標準的基礎上,結合長期推行繁簡分流改革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細化不適用二審獨任制審理的案件“負面清單”,即擬處理意見與本院、本省其他法院已生效判決的類案處理結果發(fā)生沖突的案件;院庭長認為應當組成合議庭審理的案件;屬于本院《六類案件監(jiān)督管理暫行規(guī)定》明確的“六類案件”;按規(guī)定需要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使二審獨任制適用更有可操作性。

二是實行精準化甄別。建立“系統(tǒng)識別+人工識別”的案件甄別機制,利用自行研發(fā)的民商事案件繁簡智能識別分流系統(tǒng),智能劃定簡案范圍。在此基礎上,由法官通過庭前閱卷,聚焦“案件范圍、案件難易、當事人意見、負面清單”四項內容進行人工識別:“案件范圍”主要審查是否一審適用簡易程序審結或不服一審裁定;“案件難易”重在審查事實是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是否明確;“當事人意見”旨在審查是否具備雙方當事人同意適用的意思表示。在對上述要素進行審查的基礎上,反向審查有無“負面清單”列舉情形。

三是推行要素式審判。在現(xiàn)有簡易文書的基礎上,圍繞機動車道路交通損害賠償事故、勞動爭議、買賣合同和一般侵權案件等常見類型化案件,制作要素歸納表,探索制定要素式審判標準流程和裁判文書范式樣本,為獨任制法官提供指引和參考,保障獨任制審判“有章可循、有規(guī)可依”。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糾紛案件中,推廣運用Excel要素式、智能化審判平臺,通過基礎信息自動提取、計算公式嵌入、裁判因子載入等技術,實現(xiàn)賠償項目自動計算、裁判文書自動生成。

二、“三大環(huán)節(jié)”強化程序保障,確?!皺嗬粶p損”

聚焦加強二審獨任制程序保障這一重心,圍繞告知同意、異議轉換、庭審審理三大核心環(huán)節(jié),充分尊重當事人程序權利,以程序公正促進實體公正。

一是細化告知同意的方式。明確二審獨任“經雙方當事人同意”應當是明示的同意,并記錄留痕,當事人未明確表示同意的,不得推定或者變相強制其同意。同時,在明晰二審獨任制適用條件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征詢當事人是否同意可以在兩個環(huán)節(jié)完成。一方面,委托一審法院在移送上訴案卷前征詢當事人意見,并第一時間下發(fā)《關于第二審民事案件適用獨任制審理征詢當事人意見相關工作的通知》和征詢意見模板,由基層法院針對一審適用簡易程序審結或者不服裁定提起上訴的案件進行書面征詢意見并在移送案卷時做好標記工作;另一方面,由二審法院在受理上訴案件后,送達受理上訴通知書、上訴應訴通知書等訴訟材料之前征詢當事人意見。

二是優(yōu)化異議轉換的流程。充分尊重當事人的程序異議權。當事人對適用獨任制審理提出異議的,獨任法官應當對異議進行初步審查,認為異議不成立的,應當提請團隊長或庭長審核后裁定駁回;認為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成立的,或獨任法官在審理過程中自行發(fā)現(xiàn)案件存在不適用獨任審理情形的,應當提交所在團隊預設合議庭進行審核評議后裁定轉由合議庭審理。轉由合議庭審理的,已經完成的訴訟行為仍然有效,合議庭認為案件事實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可以重新組織審理。

三是強化庭審審理的保障。堅持以開庭為原則,不開庭為例外,明確適用獨任制審理的第二審民事案件,應當開庭審理,細化列明不開庭審理的情形。庭審中,強化法庭調查和庭審詢問,確保有效查明案件事實,有效厘清案件爭議。

三、“三項機制”強化制約監(jiān)督,確?!蔼毴尾环湃巍?/p>

聚焦加強二審獨任制審理的制約監(jiān)督關鍵環(huán)節(jié),健全配套機制,確保實現(xiàn)提升審判效率與保障審判質量的有機統(tǒng)一。

一是建立法律文書交叉互閱機制。關注放權與監(jiān)督、效率與質量之間的平衡,改革初期,對適用獨任制審理的案件,由庭長指定團隊中的另一名法官對裁判文書進行交叉核稿,核稿意見不一致的,建議獨任法官提交專業(yè)法官會議討論。

二是健全專業(yè)法官會議討論機制。完善專業(yè)法官會議工作規(guī)則,對案件審理進度和審理質量進行雙重監(jiān)督。明確獨任制審理案件未在規(guī)定節(jié)點審結的,應當提交專業(yè)法官會議討論;獨任法官認為需要聽取專業(yè)法官會議意見的,可以提交專業(yè)法官會議討論,需要改判或者發(fā)回重審的,應當提交專業(yè)法官會議討論。

三是完善常態(tài)化監(jiān)督管理機制。進一步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強院庭長監(jiān)管,有效提高審判質效。加強案件評查,建立當事人異議和程序轉化案件監(jiān)管臺賬,并將獨任制及獨任制轉合議制審理案件納入評查范圍,定期進行分析研判。同時,定期總結、提煉類案裁判標準,通過編寫會議紀要、典型案例、裁判規(guī)則等方式,加強對內、對下指導。


 
 
 
免責聲明
相關閱讀
  合肥律師推薦  
蘇義飛律師
專長:刑事辯護、取保候審
電話:(微信) 15855187095
地址:合肥廬陽區(qū)東怡金融廣場B座37樓
  最新文章  
  人氣排名  
訴訟費用 | 誠聘英才 | 法律聲明 | 投訴建議 | 關于我們
地址:合肥廬陽區(qū)東怡金融廣場金亞太律所 電話:15855187095 QQ:314409254
信箱:314409254@qq.com 皖ICP備12001733號